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假里,千万别让孩子做这6件事!危害太大,现在看到太及时

(2017-01-12 17:56:30)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1cbQnkvnl9dlmgnRjn7a9XdCKDjmFJGbsakU7yYsfia4SkI20BfWibXFCTjiaUDrRuDiaCM5qCYlbRJa9pTtWB7piaw/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寒假带娃  禁忌

2151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再过阵子,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寒假就要来了,虽然放假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中间会经历春节、元宵节等各种节日,对孩子们来说还是充满了期待。可孩子一放假,家长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孩子放假在家,自己却还要上班,谁来照看孩子?


其实家长的担忧非常有必要,因为孩子独自在家,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也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导致开学后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为此,睿妈特意总结了下面这6件事,千万别让孩子在寒假里做,有的甚至是血的教训。


1

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这件事必须重点说!寒假期间,孩子们会叫上小伙伴一起出去玩,人一多了,孩子们就容易玩嗨,顾不上时间地点,哪怕是在马路上,孩子也很可能忘情的打闹,这种情况是十分危险的,也曾发生过不少血淋淋的悲剧。


老师建议:


寒假期间,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告诉孩子:不要在马路上奔跑打闹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1cbQnkvnl9dlmgnRjn7a9XdCKDjmFJGbeUqc55tndT2HybOCAjyK4dHfZzvPQ7aCC2K8iadgOzN9UVLaZ31uzJw/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不要独自横穿马路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1cbQnkvnl9dlmgnRjn7a9XdCKDjmFJGbPRWB5RGa0dHLWR8UfrD17w2bX5IzJs9qwm6T3hdL5OOgRpOxxE7JkA/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不要在小区内玩耍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1cbQnkvnl9dlmgnRjn7a9XdCKDjmFJGbTGhfJickIydZg1dGt7Vd85icUbtrqboFrCksLXbtaSa9AUctGall2yibw/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小区内道路情况复杂,没有交通灯,车进车出,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

睡懒觉


假期不用上课,白天家长又不在家,孩子还不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了。寒假不像周六日,偶尔睡个懒觉没关系,如果孩子在假期里,连着几天睡懒觉,那生物钟就会彻底被打乱:白天睡到中午起,连午觉都省了,晚上不到后半夜不睡。结果,整个假期都会是这种状态。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打乱了孩子的睡眠规律,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孩子因为睡懒觉,会错过最佳的用餐时间,有的连早餐都不吃,直接影响了孩子一天的身体状态;而且,人在上午的精神状态是最好的,最适合用来学习。可一旦孩子睡了个懒觉,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欠佳,又怎么做好寒假作业,怎么有精力看书呢?


更糟糕的是,孩子花了一个假期,却重新建立起一个错误的生物钟,等到年后开学,孩子又得花好长一段时间去调整作息规律。有的孩子可是在新学期开始就努力追着老师的步伐,而你家孩子可能还在课堂上努力跟瞌睡虫作斗争哦。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fnTmm0ABu30UKy29jyuTicAhTYpeKJIAGGB4Uol8rCnCCCGhMh81yibRRVQWszo47oHryPpbK3lyB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老师建议:


无论是多大的孩子,在什么时候,老师都不建议睡懒觉。首先,早睡早起对身体好;其次,睡懒觉是破坏规矩的一种表现,很容易让孩子失去时间观念,做事形成懒散的习惯。


虽然假期不必完全按照平时的时间作息,但最好也不要太过放松,每天晚起1小时足够了。重要的是,在假期也要养成一个固定的作息规律。


3

沉迷上网


网络一直对孩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孩子假期待在家里,趁着大人不在家,打开电脑就能玩一整天,连饭都可以不吃。那些说长期对着电脑屏幕影响孩子视力、智力的暂且不谈,就说网络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孩子在没有大人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接收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孩子身心产生不好的影响。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fnTmm0ABu30UKy29jyuTicA4wJZO2h4H84Om205WaVQWbhE238I6ayNR1CwgLDYaicicWlHdUgxPss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老师建议:


与其等发现孩子沉迷网络了,再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念叨:“你能不能少上会儿网”,倒不如提前与孩子协商好,一天中可以玩几次,一次可以玩多长时间。在协商的过程中,孩子亲自参与进来,会让他更容易去遵守约定。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使用非常手段,比如给电脑设个孩子不知道的密码,等你们回来后,再让孩子玩。


4

不写寒假作业


孩子寒假期间,正是家长年末最忙的时候。哪怕孩子今天没写作业,但只要孩子一说:“放心吧,我过阵子再写,开学之前保证写完”,家长也没精力去深究。


可现实往往是,孩子一个假期都不会写一个字的,等开学拿同学的作业“学习”一下就行了。或者集中在开学前两天,把所有作业都慌忙的完成。这样做只是在应付老师罢了,不会起到任何学习的效果。


孩子假期不写作业,不学习,脑袋里的知识很容易出现“断片”,上学期学到的旧知识忘的差不多,等开学学习新知识时,容易跟不上老师的思路,结果新学期的基础也打不好,影响了孩子一学期的学习。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fnTmm0ABu30UKy29jyuTicAzhmz7RymuzHv0JyfEKQ2Xx0tAANQcpibCOmaZXiau3HAic4IR7icMRR50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老师建议:


家长最好每天都给孩子留点学习任务,或者帮助孩子制定一份学习计划表,规定孩子每天在哪段时间学习,哪段时间可以玩。时间的安排可以灵活一些,但一定得有学习的安排。尤其是一些参加了兴趣班的孩子,假期期间也得坚持练习,否则等开学再练习,“手艺”肯定生疏。


5

吃太多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事比吃喝玩更快乐了。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乖乖待在家,甚至会特意去超市为孩子备好一堆零食。孩子看电视吃点零食,看书时嘴也不闲着,结果一天下来,孩子光吃零食就吃饱了,等吃饭时一点也吃不下,影响了正常进餐。


而且,零食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防腐剂和添加剂,会损害孩子正常的消化和吸收。长期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孩子厌食、偏食,甚至营养不良。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fnTmm0ABu30UKy29jyuTicA3wP69aibdWXJY880F0AT8RI9ofF2BicnUQGywGBPB9seGCHfzWLEHRj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老师建议:


家长最好一次不要给孩子买太多零食,并且最好选择小包装袋,这样孩子每次吃的分量会少一些。


当然,零食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吃,毕竟这是孩子们童年的一种乐趣啊。家长最好事先和孩子商量好,规定一个零食选择范围,比如油炸、高糖、膨化类食品不可以多吃;水果、酸奶、坚果等小零食可以吃。


6

宅在家


如今不仅大人喜欢宅在家里,不爱出门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尤其寒假期间,天气比较寒冷,孩子就更喜欢待在室内,看着电视,吃着零食,整天吃完睡,睡完吃,没什么活动量,容易发胖不说,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会很萎靡。


还有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有危险,所以干脆把孩子关在家,让孩子失去了见识外面世界的机会。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fnTmm0ABu30UKy29jyuTicAn6S2c6M29Itic6wsQTZRQcvyAFmnof6y444v5AhOB9Yqy6u62aHoYG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老师建议:


天气太冷时,可以选择少在外面待会,觉得冷了就回去。哪怕妈妈要出去买点东西,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溜一圈。如果担心孩子自己玩有危险,那就亲自带孩子出去玩,一起去公园走走,去商场逛逛,或者一起去超市采购,都算一种“运动”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百万妈妈关注,最新育儿资讯,名师学霸资源,定制在线讲堂

微信搜索:jiaoziyoufang,精彩文章、免费好书不错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