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期末 孩子 家长
共计 2657 字,估计阅读时长 5 分钟
掐着算着,寒假考试也没几天了,身边很多家长和孩子还是有点紧张的。平日里成绩差点的,担心这次又考不好;成绩好的,担心发挥不好,考不出成绩。
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是对孩子半年来努力的肯定,能让孩子体会到“努力就有收获”的喜悦,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对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很有帮助;
另一方面,考得好点,孩子春节过得更痛快,毕竟七大姑八大姨一见面就问“考得咋样?”“有奖状没?”,无论对孩子还是家长,心理压力都不小。
那么,在这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如何帮助孩子调整状态、理顺心情、积极备考呢?优妈咨询了身边一位从教15年的班主任朋友,整理了下面的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01
关于复习
现在的小学、中学由于课程进度的问题,很少会拿出十几天、二十几天的时间集中复习。很多学校都是考前一周才讲完课,然后做几套习题,就直接期末考试了。
所以,如果您家孩子平时成绩就一般的话,单纯指望老师领着复习是远远不够的,最好在家也努努力。
那么,家长如何指导孩子的复习呢?
(1)基础知识
小学阶段,以及初中的低年级段,基本还是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很多孩子在考试中,总会出现“看着简单,一做就错”的情况。很多家长把这归结为“马虎”“不细心”,其实,这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很多题目都是几个简单知识点融合在一起的,孩子一眼看去觉得简单,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熟悉的知识点;而之所以会“马虎”,则是因为剩下的知识点没掌握好,考虑不全面。所以,“马虎”是假,基础不扎实是真。
一个比较好的系统复习基础知识的办法就是,跟孩子坐在一起,翻开课本目录,让孩子对着目录回忆每一章节都讲过哪些知识点。遇到想不起来的,再翻到后面看看,然后当场记住记住。这种方法效率比较高,而且记忆更深刻。
(2)作文
作文是考试中的大项,也是很多孩子永远的痛,同一个班的孩子,在作文上能差别好几十分。
那么,考场作文到底是考查什么呢?是临场创作能力吗?当然不是,作文考的就是“积累”和“语言组织”能力。记住的事情、词汇多,又能很好地把这些内容表述出来,作文就不成问题。
最保险、最高效的作文备考方式,就是从平时自己写的作文里,挑出“写人”“写物”“写事”的三篇,在大人的帮助下认真修改一下,然后背过。
(3)互相检查
人总是会忽略自己身上的缺点,却特别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孩子也一样,你让他自己坐在那里复习,然后反思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基本上是没什么用的。而且孩子自己坐的时间长了,很容易走神,看着倒是很老实,思绪却早不知道飞哪里去了。
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小伙伴之间相互检查,你提问我答、我提问你答。这种方式,对于需要背诵的内容特别有效,优妈当年考研的时候,就是跟同学相互检查的,效率比自己背高很多很多。
所以说,复习不一定就是窝在家里枯燥地做题、背书,可以跟住的近的同年级同学聚在一起,相互检查,既能掌握知识,又不会大脑疲惫。
02
关于生活
(1)劳逸结合
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定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写了没多大会儿,就想吃水果、喝酸奶、喝水、上厕所……所以,考前帮孩子渐渐增强定力、提高注意力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如果把平时写作业那股磨蹭劲儿带到考场上,能发挥好才怪。
著名心理咨询师
(多说一句:范葳老师的注意力训练班,1月9号就要开课了,想提升孩子注意力的家长,别忘了看看文末的海报。)
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学校的课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结束一天繁忙的课程后,脑袋昏昏沉沉的,回家立马投入复习的话,效率肯定会打折扣。所以,家长们也要注意帮孩子调节一下,简短的散散步、聊点有意思的话题,都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2)不要熬夜
有一点必须强调一下:无论小学还是中学,学习的主场必定是在课堂上!在家的复习只是辅助,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
有些孩子晚上复习到半夜,第二天又得早早起床,根本休息不过来,上课的时候哈欠连天。要知道,自己晕晕乎乎做一晚上题,往往不如认认真真听老师讲一节课。
期末临近,老师讲课时必定会有意地指出要点、考点,如果孩子这时候不好好听、把握不住,课下做再多题也是徒劳。
所以,不要让孩子熬夜,平时提高点效率,越到考前越要休息好。
03
关于心态
期末考试的时候,提前准备是一方面,临场的心态也是不容忽视的。
儿童心理学认为:比平时稍微紧张一点的心态,最有利于考试发挥;而“无所谓”或者过于焦虑,都会影响发挥。
孩子心态的变化,很多时候其实来源于家长的言谈举止。所以,在这临近期末的紧要关头,有些话、有些行为,咱们家长还是慎重一些吧。
(1)不要过分指责
很多孩子因为平时基础不扎实,在写作业或者复习的时候,难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一些家长一旦发现,就会脱口而出:“你是猪脑子吗?马上就考试了,这么简单的题还错!”
或许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有点恨铁不成钢,替孩子着急。但是家长这种焦躁的心态,除了打击孩子信心、增加孩子压力外,并没有什么好处。
既然我们是家长,就得做一个积极、正面的表率,稳住心态,跟孩子一起去分析、寻找原因,而不是动不动就对孩子冷嘲热讽。
(2)不要滥用奖励来“贿赂”孩子的成绩
“你考好了,妈妈给你买手机” “你考好了,爸爸带你去旅游”……这是绝大多数父母都用过的激励手段。
确实,这种简单直白的方式,短期内是有效的,孩子会为了一台iPhone7去努力一阵子。但是时间久了,这种方式一方面会让孩子越来越难满足,你只能不断加大礼物的价值,才能再次激起孩子的动力;另一方面,这会严重降低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早晚会“撂挑子”。
(3)不要总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
“你看人家XXX,每年都考那么好,再看看你” “你今年能考过你同桌吗”……我们总以为这样的“激将法”对孩子管点用,但实际上,孩子一听见这样的话就烦透了,恨不得掐死那位“别人家的孩子”。咱们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种心态吗?
与其让孩子跟“别人家孩子”较劲,不如让孩子跟自己比较。孩子只要比之前有了进步,都对孩子的努力、勤奋表示认可和赞扬,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基础知识最重要,粗心纯属马后炮;
作文提前背3篇,相互检查记的牢;
劳逸结合效率高,熬夜伤身不能要;
指责孩子心焦躁,礼物贿赂何时了?
牢记上面小秘诀,这个鸡年过得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百万妈妈关注,最新育儿资讯,名师学霸资源,定制在线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