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种教育方式最伤孩子!可惜90%的父母还在做,赶紧改

(2016-11-16 17:45:27)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f09c8kACxA6RVnjkXx97GOpmhMAVgrhTRYXYMc72NLZYa09ZfkhSypkXU5X0IgznnfRVqOuKDbB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教育   伤害

2408字,建议阅读时长6分钟


昨天晚上,好友优妈给我甩了一个链接,是邹市明太太冉莹颖教育儿子轩轩的视频。


轩轩把蛋糕和水混在了一起,冉莹颖发现后很生气。在她看来,轩轩这是在浪费粮食,浪费钱,而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每一口饭,都是爸爸邹市明一拳一拳辛辛苦苦挣来的。


我很欣赏冉莹颖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以及她对孩子灌输的“浪费可恶”的理念。但是,冉莹颖的做法似乎有些过激了。轩轩一直在试图靠近妈妈,一直在轻声细语请求妈妈原谅自己,得到的回应却是“我不配当你妈,你也不配当我儿子!”“滚开点!”


优妈告诉我,这个视频在微博上的评论过万,大家纷纷点赞,理由是“很真实,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小孩的”“你不凶一点,孩子根本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看到这么多人赞同,我很诧异。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批评,不可以姑息,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把蛋糕和水混在一起,试问谁小时候没有做过这种荒诞的事情?做这些荒诞事的时候,孩子真的是故意在浪费吗?在大人眼里这是浪费,可是在孩子眼里,这就是创造啊,他觉得他在做有创造性的事情,在探索和体验这个世界。


我相信肯定有人会说“睿妈,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睿妈,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如果冉莹颖不教育轩轩,纵容他,你又会说冉莹颖溺爱孩子”。说心里话,我很欣赏冉莹颖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对错,但是我不认同她的方式。就算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也不应该是愤怒的,特别是冉莹颖使劲推开轩轩,并且怒吼“滚远点”。


身为妈妈,我很明白,当一个女人既要做家务又要照顾孩子的时候,面对孩子的调皮,我们难免有烦躁的时候,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很难保证一点都不对孩子发火。但是,对孩子的批评和惩罚一定要有理有据,千万不要依据自己的心情而决定对孩子的态度。


睿妈的同事泽泽妈,亲戚给她送了一箱笨鸡蛋,大概有一百个。当时她正在厨房忙着做饭,没顾上儿子。等她从厨房出来的时候,客厅已经满是打碎的鸡蛋,泽泽呢,还在一旁傻笑着。同事当时怒火中烧,真的很想把孩子拎起来揍一顿。可她还是硬生生地忍住了,没有打骂,只是很严肃地批评孩子。


看到她在朋友圈晒出的客厅凌乱不堪的照片,好多妈妈都在问她“你是怎么忍住的”?她说,孩子只是认为扔鸡蛋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她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给孩子说话和解释的机会,要给孩子与自己和解的台阶。很显然,打骂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要知道,打骂孩子,后患无穷。


1.抑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哈佛大学心理教授曾对一些孩子进行测试。他们发现,孩子1岁时,想象、创造力高达96%,随着年龄的递增,7岁便发生逆转。10岁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消失了,只剩下原来的4%。


为什么?测试者对这些孩子各个成长阶段进行监测,竟发现,小孩在0—10岁过程中,平均会遭受到两万次的“伤害”。其中,对他们伤害最大的,竟来自父母。


当孩子把蛋糕和水掺到一起只想看看会有什么反应时,为了画画把衣服、房间弄得乱糟糟时,如果父母能够理解这是成长的过程,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意识:这个世界欢迎我释放能量和想象力,爸爸妈妈允许我犯错,我可以继续探索这个世界,继续创造。


如果父母因此而歇斯底里地对待孩子时,孩子就会认为“我稍微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妈妈就发那么大的脾气,太可怕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了!”那么孩子就不会再轻易地伸展自己探索新事物的能力了。


2.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曾被暴力对待的孩子,无论是行为暴力还是语言暴力,很有可能发展出懦弱自卑、自我认知低下的性格,他们会畏手畏脚,缺少创造力和热情。


有的可能会模仿父母,如果你喊叫、威胁或者扔东西,你的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慢慢成长为脾气暴戾,一言不合就对他人恶言相向的人。


而且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人际关系都会很糟糕。


3.让亲子关系疏离


轩轩一次又一次地试图靠近妈妈,而冉莹颖一次又一次地推开,甚至说出“你不配当我儿子”的话。我们自己知道说的是气话,可是孩子的心是很单纯的,他们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妈妈一时的气话真的会让他们信以为真,认为妈妈不再爱自己了。


也许你事后会告诉孩子,那些话不是真的,但是如果你继续一言不合就冲孩子发脾气,如此的飘忽不定,孩子还会再相信你吗?不会,他们只会觉得惶恐,觉得压抑,只想着逃离。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很多家长疑惑了:照睿妈这个说法,孩子竟是打不得骂不得了?孩子做错了事,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批评惩罚他们,但是打骂是下下策,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温和而又有效的教育方式。


1.首先我们要给孩子说话和解释的机会,弄清楚他的心中所想,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行为。


当我们认为孩子不可以再有下次的时候,就要看着他,严肃地指出他的错误。情绪要稳定,语言要简洁,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唠叨。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和孩子唠叨一堆,却往往说不到点子上。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相反有时候还有逆反心理。


要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该这样做,以及这样做对自己或者对他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小时候,睿妈为了知道刚出锅的馒头温度有多少,便把体温计插进热腾腾的馒头里。然后,体温计和馒头就炸了。母亲虽然很生气,却不曾对我大吼大叫,只是严肃地一字一句地告诉我这样做是危险的,她不希望再有下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f09c8kACxA6RVnjkXx97GOXCFhtpbsF65X1Yf74bhy86icIfefXpxlTmjwWbFDg7Kg1xiaTxJmKYv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2.我们要一定要记住一点,我们责备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千万不要批评孩子的人格或人品。不要说“你真是个调皮的孩子”,而是说“你这样做太顽皮了”。


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只是对他的行为不满,对他是一直尊重并爱着的。


3.最后,我们要告诉孩子,虽然犯了错,但是我们对他的爱不会减少一丝一毫。犯了错就批评,无关乎爱与不爱。改正了,这事就翻篇了,既往不咎。


父母这样做,孩子的内心就会被爱裹挟着。在爱的呵护下,孩子就会拥有强大的心理支撑,温暖而又坚定。他会明白,父母的责备和惩罚,只是为了帮助自己改正错误,让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家庭希望,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修炼出好脾气,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一个美好的人生。


#如果您在育儿路上有困惑,推荐您添加“教子有方”的微信公众号:jiaoziyoufang

百万妈妈关注,优选育儿理念,名师学霸资源,定制在线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