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8岁孩子对妈妈的“控诉”...字字都让人心酸

(2016-10-20 17:13:15)
标签:

杂谈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eFpugwPEyESCyoC3SzKYYJdFm10Uoib8d64v8SjtdFjV5pE9u36eT1u95iaSvntLwIhBUIEDIkiazy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教育    夸大    面子

2348个字,建议阅读时长6分钟


昨天打开微博,看到一个8岁孩子的留言。 睿妈刚开始又点好奇,这么小的孩子能说些什么呢?但慢慢看下去,真有点心酸...


睿妈给大家转述一下孩子的话:同桌有一个橡皮,非常漂亮。孩子就想借来用用,顺便把玩一下,大家都知道,孩子都有这种好奇心的。本来想下午还给同桌,但是放学带回家了,而且,第二天竟忘了带回去。


也许是有这种好奇心的孩子太多了,第二天,同桌竟然忘了是谁借走的。还把这事告诉了老师,说有人偷了他的东西。最后这事就闹大了...


所以,最后的结局,老师批评了他,并给妈妈打了电话。然后,妈妈回家毒打他一顿,嘴里还骂着: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学人家偷东西....


孩子心里委屈极了。也许孩子是因为害怕才不敢承认,也许老师、妈妈根本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就把他定义成“小偷”,也许...


但是,不管是哪种也许,我想这件事在孩子心里,已经烙下了很深的“伤疤”,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存在这样的错误,孩子犯了一点小错就无限夸大,丝毫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也许父母以为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你永远想象不到,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多大的伤害!


千万别再这样做了!


 ◆ 

事情真的没那么严重


记得睿睿小时候发生过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孩子才6岁,我让他去楼下的小商店买包盐,然后给了他如数的钱。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睿睿回来,就有点着急,赶紧下楼看看。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eFpugwPEyESCyoC3SzKYYJkc72Rh1Dic7ia8OQXEjWxD69DkAs5Ljz4cCBugcZbmI2M1QO6ty8VQC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走到商店,看到睿睿戳着衣角,低着头不做声。肯定是发生什么事了,我把睿睿拉到怀里,问他发生了什么?但是孩子依旧不出声。


这时候店主说话了,说睿睿拿来一个陀螺,没有付钱就想走!我就问睿睿,果然有这回事。


本来当时心里火冒三丈,但看着有几个人陆陆续续进来,就小声给店主说了几句,付了钱拉着睿睿回家了。


回到家,我又将他叫到身旁,让他坐下。压制住心中的怒火,温和地问:“孩子,为什么要拿商店的东西不付钱?”“我很想买,但身上又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就...”儿子说这话时,我明显感觉得到,他已知道自己错了。所以没有再责骂他,说“以后想买什么东西,就跟爸爸妈妈说,不能随意拿别人的,更不能偷偷拿了就走,要清清白白做人,好吗?”儿子低头拨弄着自己的小手指,连连应声。


其实,孩子是很聪明、很懂事的。他还小,六岁,刚上一年级,对于自己想要的、心爱的东西,当然想拥有,想得到,又怎能像大人一样,能完全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而且,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建立起“偷“”的概念。


相信很多孩子小时候都犯过类似这样的小错误。孩子根本想不到“不付钱拿别人东西”有那么严重?倒是我们成人,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小题大做”,“放大”孩子的错误,将“拿”说成“偷”,以成人的心思、标准去揣度、衡量孩子无邪、纯真的心灵。


这样,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就会变得复杂化、成人化。随意涂抹、糟践孩子的单纯世界,这无异于我们以自己的错误去修正孩子的错误,再次地伤害孩子。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eFpugwPEyESCyoC3SzKYYJa03q2k8yCicnoS80WdLz03Bqq8W8l9tf5Rib4T8FNfce3S9yKyWBEYia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处理孩子的问题。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这才是是成人首先应该有的教育姿势和正确教育的方法。


 ◆ 

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一所教育机构曾经对两千名在校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孩子犯了一个小错,父母单凭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从来不问孩子真实的情况和内心的想法。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行为,不管孩子是否做错了事情,不去问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当孩子申辩和解释的时候,父母就会气上加气,心想:“你犯了错还狡辩?”于是,对孩子大喊一声:“住口!”你能想像孩子这个时候该有多么委屈吗?即使事后你为冤枉了孩子而向他道歉,但对他的伤害仍然无法弥补。


经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放弃了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负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当父母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要急于做出判断和结论,而要首先倾听孩子的解释。你可以说:“好吧,和妈妈说说当时的情况。”当孩子对一件你曾经认为错误的事情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时,你应该说:“原来你有自己的想法,妈妈明白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eFpugwPEyESCyoC3SzKYYJNbBvhmgLrSdC1ib542l0W5BjU1xy3AQyECllVIu35Jn6icVCp1F1suG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千万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头盖脸地斥责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这才是正确的管教方式 。


 ◆ 

给孩子留点面子


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不会例外,也有自尊心。但现实生活中,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是屡见不鲜的。父母不正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很多家长当着同学的面数落孩子“没有人家聪明“,“脑子笨“;凭借父母的权威,强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图行事,使自己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尴尬“丢面子“,甚至打骂孩子。


父母自认为这是对孩子严格要求,让孩子吸收教训。却不知这是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做法,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久的难以抹去的痕迹,成为诱发孩子心理问题的地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eFpugwPEyESCyoC3SzKYYJ1IvjdH92vwaKq9Mehp6GiaWPcGJUVbo6B5d6RKXmMudWHRQOhGDXI8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如自卑和偏执心理的产生,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缺乏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固执己见,总觉得别人是故意挑自己的刺,用消极或敌对的眼光看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孤僻,或具攻击性行为,这都是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父母要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在管孩子时,给孩子留点面子,让天真活泼的孩子始终抱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作为家长,有责任教会孩子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顶住逆流,排除世俗偏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尊和自信。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1cbQnkvnl9eFpugwPEyESCyoC3SzKYYJhPxXghbrxHccsanPK9vWAajh41D3xUd7FgyWyxZ8bba08jFgZXzV5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每个孩子都有生存的价值,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全面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充分考虑孩子的尊严。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受知识教育,发展智能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优良的个性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