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个周五晚上9点,优妈乘高铁外出。邻座是一对母子,小男孩也就三四岁的样子,脚上戴个精致的小银铃。开车一会儿后,小男孩可能感到无聊,不住地抖脚上的小铃铛,虽然“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悦耳,但在晚上9点,难免会影响到他人闭目休息。
“别抖了宝宝,叔叔阿姨都在休息呢!”
小男孩的妈妈估计也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板着脸制止孩子。
“喂!二姨呀……我木在家,带娃儿出来玩捏……我打算在这边盘个店呀,中午卖个小炒……这边外地人多……”
打电话期间,小男孩还是调皮地接妈妈话茬儿,妈妈彻底烦了,把电话从嘴边挪开,大声给孩子一句
“啧,闭嘴!你怎么这么皮贼!”
然后继续跟二姨“喊电话”……
这才是她教育孩子的“真面目”啊!
自己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震耳欲聋,却又装模作样地要求孩子安安静静;自己跟孩子说话时大吼大叫,竟然还嫌弃孩子声音大、不听话……
这样的“大吼教育”,其实不少家长也会有,毕竟孩子有时候确实太惹人炸毛了,不吼孩子几句心理憋得难受!但是“大吼教育”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有的孩子越吼越调皮,甚至学会了跟家长对吼;有的孩子,则被家长吼得越来越胆小、自卑,做事一点自信都没有,唯唯诺诺。
如果你也是个常用“大吼教育”并因此而苦恼的家长,那么你很有必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变:跟孩子小声说话!
轻声教育,自有好处
1缓和你的怒气
愤怒之下的你,心情恼得像一堆火,而你说话的声调就像风,风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尝试着忍一忍怒气,压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说话的声调,你会发现你会变得稍微冷静、理智一些,最起码不会让你更加愤怒。
2给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学者说,你说话的声调高低,跟你传达给别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感觉你不信任他;当你说话柔和时,孩子就能感觉到你的信任!
事实就是这么神奇,比如:当孩子手拿香蕉皮准备扔时,你一句怒吼“别扔地上!”这时候,其实你在内心是默认孩子会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认真、轻声地说一句“宝宝,放垃圾桶里吧!”这时候你是默认孩子会放到垃圾桶里的。关键是,你语气中传达出的这种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觉得到。
3减少孩子对你的害怕、抵触
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
1.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
2.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但是,当你语调平静、严肃、稍低一些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何做到“轻声教育”
1.
2.
3.
越无能的家长,脾气越大。
因为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
跟孩子小声说话,降下的不止是声调,还有那颗浮躁的心……
#如果您在育儿路上有困惑,推荐您添加“教子有方”的公众号#
jiaoziyoufang
除了每天推送的经典教育图文,优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多位育儿专家还会给您解疑答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