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教子语录
教子语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902
  • 关注人气:1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个月宝宝四肢抽搐险送命,竟因吸了一口…...

(2016-03-22 18:15:58)
标签:

杂谈

优妈说对于几个月大的孩子吃的食物,家长是一再的小心。别以为避免让孩子接触那些经常提到的细小东西,孩子就不会遭遇卡喉,7个月大的婴儿只因猛吸了一口橙子,却差点丢了性命……7个月宝宝只因吸了口橙子,差点丢命!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YJMv9yibf1EHstqRyfVlR5Jdue9EC74uz2DjqUoTlEMt5hbEBOLH7660rXHoKkIiag0w3zIcYxDJB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前几天,家人打算给7个月大的豆豆喝点橙汁补充维生素,但因为家里没有榨汁机,就只好用手挤。在挤干了一个橙子后,家人就顺手把挤完的橙子递给了孩子玩,自己又接着去挤下一个橙子了。

小孩子嘛,看到什么都习惯往嘴里送,豆豆捧着橙子就猛吸了起来,等家人挤完另一个橙子,回头一看孩子才发现,豆豆已经脸色突变,喘不过气来了。家人见状赶紧将孩子送往医院。

急诊医生为孩子检查后发现,在豆豆的右侧肺管里有异物,经过询问后,医生猜测,很可能是孩子刚刚吸食的橙子的小颗粒进入了肺部,进而引起了肺部感染。

医生特意提醒家长,小孩子的食道、气管都比较窄小,不适合吃太粗硬的食物,平时应注意培养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

好在豆豆经过医生的紧急治疗后,现在已经转危为安了。

卡喉分三种情况,误入声道最危险!

第一种:卡在咽部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食物被卡在咽部,通常不会有什么危险,只要设法把异物取出即可。

急救法:可以通过多喝水将食物冲进食道,切忌继续食用馒头、面包等硬质食物以求将卡喉异物吞下,这样有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卡喉。而传说中的喝醋软化卡喉异物的做法也是不靠谱的。

还可以进行催吐,试着将卡喉异物吐出。但如果仍然不见效的话,那就要去医院进行治疗了。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YJMv9yibf1EHstqRyfVlR5JJox86tRMRqFEDeB8H35LkLW2S1rbdP240KH7wgc2xyibGeMJBMlKZD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第二种:误入食道

这种情况也比较容易发生,指食物卡在了食道处,容易引起食道痛或胸口痛。如果异物为鱼刺等尖锐物,很容易刺伤食道,引起感染,继而引发高热等现象的发生。虽然一时不会有窒息这么严重的情况发生,但也应该尽快处理,以免引发穿孔甚至大出血。

急救法:发生此种情况也可以先试试多喝水或催吐,如果食道被划伤,吃些消炎药就可以了。必要时去医院接受治疗。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YJMv9yibf1EHstqRyfVlR5JBvCxeOicqFIeHN2EaLZjpLYnxx8YZNuWicge17FVwXoSkNIyGbncKep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第三种:误入声道

食物误入声道或气管,孩子会出现呛咳、脸色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否则很可能顷刻便窒息死亡。

急救法:将孩子脸朝下,拍打其背部约五六次;若异物未出,接着再将孩子翻转过来,用食指、中指反复按压孩子的下胸部。上述两个动作可交替进行,因急救的最佳抢救时间在4——6分钟,如果2分钟后,异物仍未排出,就应该马上送往最近的医院急救,乘车途中仍需继续拍打。

做好4点,预防孩子异物卡喉!

1、在孩子3岁之前,家长不要喂食瓜子、花生、坚果等不易咀嚼,却容易被整个吞咽的东西;如果想要喂食孩子,必须弄碎后再给孩子食用。

2、时常叮嘱孩子不要把小物件放在嘴里,如若发现孩子嘴里有小零件,不要急着打骂或硬拿硬取,要耐心劝导孩子自己吐出来。

3、孩子在吃饭时,家长不要逗他,也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玩耍,避免哭闹。

4、教育孩子写字时不要咬笔头,不能将笔帽、橡皮等文具放入嘴里。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YJMv9yibf1EHstqRyfVlR5Jar8OwrN1GQr3TuHHG2zfOrcnxPGcMicichibXZBHD1c5o98PsUqhhexC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再强调一遍:

别给孩子吃过硬食物!

别给孩子吃过硬食物!

别再给孩子吃过硬食物了!

教子有方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