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交假期作业,没有领导讲话...古人开学都干啥?第一项就惊呆了!

(2016-03-01 22:30:44)
标签:

杂谈

现在的中小学新学期开始时,都会提前一天返校,在班主任安排下打扫卫生、领课本、交作业等,算是开学前准备工作。那古代的学校开学前都做些什么呢?

古代学生新入学可比现在隆重多了,要举行名为“入泮礼”的入学仪式,分“正衣冠”“拜师礼”“净手礼”“朱砂启智”等几个环节。虽然流程复杂,但是带给学生的仪式感、责任感、庄重感却很强,对我们今天的儿童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一、正衣冠

正衣冠,便是整理衣帽,保持仪表整洁。古人说: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bZgUo4GHwfFtXHcYvNTdLQ5iaRRjXee4uuhgBZ0YO54SbSREERUKyQdzJs5MnUQoL3Edfc5D6PYW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古人为什么把孩子的仪表整洁这件小事放在第一位来强调呢?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好几天不洗头,脚也臭烘烘,袖子擦鼻涕擦得黑乎乎的,那同学们愿意接近他吗?他自己每天学习生活能打得起精神来吗?

个人仪表是自己给别人的最直观印象,整洁的着装、干净的头发指甲都能让别人更乐于接受自己,所以,教给孩子注重仪表也就是交给了孩子一项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的处世之道!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YnkP3NhROsRJK1U8P07sP1NX7KdSpEKFgOvPD57LJ3b0Kiaxicul5sTt9mUbFQPUN6CR37ekk4Ciaic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另外,一个注重自己仪表的孩子,往往也更注重保持自己身边环境的整洁。

第三,整洁的仪表也会让孩子更有精神,学习生活充满活力。

二、拜师礼

拜师礼是先拜孔子画像,再拜自己的教书先生。这一环节强调的,是孩子的“敬畏之心”和“归属感”“认同感”。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bZgUo4GHwfFtXHcYvNTdLQ4ibnGRAdApZJP3p6HCyWx6DETyicz4mibTfCt94U8hfWbHVUnickFYRicO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为什么有的孩子敢于顶撞家长、老师,敢于跟爸爸挥舞拳头?往往就是“敬畏之心”的缺失,一旦老师、家长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失去了足以让孩子敬佩的专长,叛逆往往也就开始了。

为什么我们让孩子叫“爸爸”“妈妈”,而不希望孩子直接喊我们的名字呢?可能因为“爸爸”“妈妈”这样的称谓能够表明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家庭是完整有序的,能让孩子有“归属感”,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积极。

三、净手礼

净手礼,就是在水盆中象征性洗手,寓意洗去杂念,一心一意学习读书。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bZgUo4GHwfFtXHcYvNTdLQg4cvrnibPK3jm24zMtqbkIr7qx9ycf2I5ia4Dicr42gxibYF8WAksvvOB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这个环节强调的,或许就是对梦想的单一、执着。水是纯洁的象征,在茶道、西方婚礼等仪式中都有净手礼这一环节。

我们虽然没必要让孩子仪式性地洗洗手,但是开学前一定要让孩子理理发、洗洗澡,这种洁净、清爽的感觉会让孩子精神放松、心情愉悦,心底对新学期也充满了尊重。

四、朱砂启智

朱砂启智,就是由教书先生用朱砂笔在学生额头中心点一个红点,寓意给孩子开启智慧,从此心明眼明,学业有成。

http://mmbiz.qpic.cn/mmbiz/j9AWNibtk6ZbZgUo4GHwfFtXHcYvNTdLQTIkf0FCokelwAbaVdIWOnf8GeBLOSqZ44kuSp2sDb2MYUIUrDHVia7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老祖宗的礼法自有它的道理,“入泮礼”我们没有必要再费时费力地搞了,但是“入泮礼”中可借鉴的部分家长们不妨多效仿。

让孩子保持仪表整洁,给孩子树立敬畏之心,帮孩子保持对梦想的执着,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教子有方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