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话教唱第二期——俞老师教昆曲

(2017-09-30 16:38:50)
分类: 杂文

戏话离上昆很近,来往不少昆曲人。昆团的follow me,期数太少;外边教戏层次不齐不齐,教不好。多亏土豪姐帮助,请来她在省昆的俞老师,戏话才有了昆曲班。

要学,就学最正宗,工尺谱,气息归韵,咬字声腔,身段水袖,缺一不可。俞燕敏老师,艺名俞承秋,苏州昆曲遗产抢救保护促进会讲师,昆曲研习社、道和曲社艺术指导,原江苏省昆剧院演员,江苏省戏剧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从艺逾六十年,师承曲社名家宋衡之和张继青,闺门旦,也应工正旦和六旦,她在舞台上的形象无需赘言,且她善教会教,平易近人。喝过几回茶,她跟年轻人一样,也愤青,会说史依弘的《巴黎圣母院》不错,吉普赛舞跳的够味,与保守的老前辈不一样。

 

http://s14/mw690/002hyY23zy7eDXEiogJbd&690

    俞老师很热心,周内教学任务很重,只有周一下午有点空,两点到六点,教《牡丹亭》,《长生殿》这些经典曲目,一折一折教,唱念做打都交。俞老师七十多了,看不出来,得益于昆曲浸染,她说咬字发音会使身体不同部位连在一起,形成一种气韵,在对应脏腑间流动,同时养生。俞老师教昆曲,没太多想法,就想把老师的东西传下去,让更多人受益。

 

http://s3/mw690/002hyY23zy7eDXEMUOm72&690

 

我们地方虽小,老师们不嫌弃,第一期越剧,第二期昆曲,第三期就京剧吧,一期一期办,也许戏话就成了学戏庙堂。

俞老师从苏州过来,车马费不要,但我得给老师辛苦费,表示对学问尊重。每节四个小时,每堂四人,一人次300,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好按月交。我这里有茶有酒,有小吃正餐,也可以自带,主随客便。我唯愿,曲声飘扬,桂香阵阵,年年如是。

 

http://s5/mw690/002hyY23zy7eDXFlFGI44&690

 

故人过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我认为最美好的人情风光。戏话也这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戏话之活动篇
后一篇:收拾心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