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斯诺克状态不好怎么办???!!!   [经典]转

(2012-04-09 21:12:43)
标签:

杂谈

分类: 斯诺克技术
     怎样有效的调整打斯诺克台球的状态?这是目前所有打斯诺克台球的人都无法回避和难以攻克的一大世界性难题。本人接触斯诺克台球26年,对斯诺克台球的前辈和高手非常感激和尊重。今天,我试着以自己对斯诺克台球的理解、体会和观察,来谈谈这个话题,并以大家便于操作和尝试的表述方法来阐述,若能给广大斯诺克台球爱好者带来些许帮助,不胜荣幸。

 

     首先,我将打台球的状态定义为——视觉感觉、身体协调性、技术、注意力等方面整体水平的综合发挥能力。相对于自己当前能够达到的台球最高水平而言,综合发挥能力越强,状态越好,反之,状态就差。业余、职业,概莫能外。

 

     要打好台球,我总结了一个八字方针(原创)——“看到、打到、走到、魂到”,也可以叫四到。所谓看到,其精髓就是视觉感觉,它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那种低标准无甚要求的三维视觉感觉,而是打台球那种高标准严要求的三维视觉感觉——看得到撞球点和进球线路。不管平常我们三维视觉感觉使用有多么的频繁,有错没错几乎都无关痛痒,从来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打台球就不同了,你必须承担即将出现的后果,而且,你要打的每一击球都将独自面对和担当,与他人无关;打到,是指身体良好的协调性,打得到母球需要的击球点,打得出母球理想的行进路线,不厚也不薄,恰到好处;走到,就是通过杆法和力度的运用,将母球送到理想的位置或区域,以利下一次击打;魂到,强调的是天赋,兴趣和注意力。天赋是不变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兴趣和注意力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是人到,边打球边接电话的;第二层次的是心到,安心打球专门来打球的;第三层次的是最高层次,魂到——状态打出来了,特别的好……全部的兴趣和注意力都到了球台上,一杆清台还不累人,真正到达了眼睛里只有球没对手的最高境界。四到中的打到、走到都是技术活,需要长期的修炼和积累;而看到是非常主观的感觉,好与不好别人不便评判,只有自己知道,是重中之重,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最好的看到等于盲打。

 

      我强调,走位不是不重要,而是进球比走位更重要。对不起,这一点与很多人不一样。我要说,多数情况下,走位只是手段(求大概),是有利于下一杆击打的配合和协助,进球才是目的(眼前必须的)。记住规则,你要拥有打下一颗球的球权,必须要先将选定的这颗球打进,当然,是在不犯规的情况下。

 

      打台球最重要的是准度。准度的最高水平是目标球的空心进袋。追求和始终保持高水平的准度,是职业斯诺克球手状态良好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世界斯诺克台球的潮流和趋势。

 

     现在我来说状态不好咋办?

 

     状态不好,说穿了就是准度不好。这时,有一点难度的球,就容易打不进,甚至,没啥难度的袋口球都常常打丢。这的确是准度出了问题。准度不好时,什么进球、走位、做安全球、做斯诺克以及解斯诺克等等,啥都不如意,或者是质量都不太高,磕磕绊绊的;没啥信心,犹豫,不坚定,注意力根本无法高度集中;很容易丧失球权或给对手机会。对照八字方针就是在“看到”和“打到”两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在这里,我提请大家注意:许多人将手感和状态混为一谈,甚至是把手感等同于状态,是误导,是错误的!一味的讲手感手感什么的,很容易在潜意识中误导球手,在准度不好时一叶障目,只是单纯的从手上去找原因,从而忽视了影响准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眼感(后面将专门阐述)。我强调,手感是手感,眼感是眼感,状态是状态;手感、眼感都只是状态的部分。一直以来,甚至今天,电视直播斯诺克台球比赛时,有些主持人或嘉宾老是拿选手这会儿准度不够好,是因为手感什么的来说事,值得商榷。这好比狙击手打远目标,如果瞄准镜不是事先固定在■管上并提前调试好,而是将它直接固定在狙击手头上,类似于我们球手趴在球台上的眼睛,瞄准镜可以在■管上方随其狙击手头面部上下左右任意晃动,当他打丢目标时,我们是不是也说他这会儿是手感不好,并马上安慰他:不急不急,先喝口水,调整一下心态再打……因此,调整准度,就应从“看到”和“打到”两方面入手,缺一不可。

 

     来说“看到”——视觉感觉(我把它称为眼感,相对于许多人爱提手感而专门提出来的)它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东东,出了问题也非常隐蔽,是只好意会不好言传的东东。这个东东医学专家可能讲得清楚。请大家注意了,不要以为我们自己每一次看到的都是真实的,特别是在球台上,错觉,它不知不觉就来了,防不胜防。没有错觉,世上也许就没了魔术,也会少了许多欢乐。但是,要打好台球,特别是要打出特鲁姆普那样准度的台球,一定要拒绝错觉。只可惜,小特还没有与我探讨过这个话题,但愿,英雄所见略同。或许,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点或看不清楚点,都是因为错觉在作怪。这一点,很多人也许从来就没有意识过,甚至有些人可能还会反驳:什么?我的眼睛会有问题?它已经陪伴了我几十年,好得很,不可能有问题……状态不好时,在我们每一次瞄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检查自己的视觉感觉有没有错觉很重要。怎样检查呢?听仔细,你若细心的话,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母球、目标球本来应该是(其实就是)端端正正站在球台上的,某个时候,当你趴下去瞄准时,总感觉它们有点点向右倾或者向左倾似的,不多,就是这点不多就够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它会让你在某个时间段吃尽苦头——用母球去撞击目标球左侧进右袋时往往会打薄(厚),与此同时,用母球去撞击目标球右侧进左袋时往往又会打厚(薄),如果将这两次进球的厚薄综合一下,可能就会发生两颗球都是非常漂亮的空心进袋这样的趣事,这就是错觉造成的(原因:自己的视觉中心没摆正);击打母球后,母球老是比自己设计的路线偏左或偏右跑了一点点,也不多,这也是错觉(原因:运杆瞄准的时候,球杆就与母球行进路线不重合或不平行亦或出杆时手臂有晃动,皮头接触母球瞬间给了母球一个横向的摩擦力——出杆不直)等等这些,都是因为错觉的存在而发生的,绝对是喝水、歇一歇、调节奏、调心态等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风马牛不相及。这亦或是在相当长时间内许多人状态调整效果不明显、不佳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有些爱好者一辈子都意识不到的原因——错觉。因为,一直以来,都在说手感手感什么的,从来就没有听谁说过打台球还要讲究眼感,新观点,真新鲜。的确是,正因为有了眼感,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在状态不好时,就一定要从看到和打到两方面去找原因,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混为一谈。

 

     我再补充一下,要完成一杆准确的击打真的不易。趴在球台上,在球杆的上方,我们球手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大脑和眼睛,居高临下,统揽前后左右,位置十分重要。严格说来,我们每一次趴下时,它的位置都可能与上一次有一点点不同,要想纠正它完全靠感觉。大脑和眼睛,大脑在幕后,前台就只有眼睛。眼睛它既有本职工作,又要照顾全面,身兼数职;眼睛自己的地位还会跟随头部、面部的转动或晃动是活动的,你想过没有,甚至连眼球都是活动的;两只眼睛又都爱管事,不知什么时候还会相互扯皮,等等这些说起来相当复杂。再说感觉,感觉又是个不太容易靠谱的东西。我认为,眼睛的重要作用,甚至比我们平常意识到的还重要得多,它既是普通工作人员更是总工程师,甚至可以说,包括发多大的力都与眼睛有关,你说它重不重要,有多重要?正常情况下,打台球涉及到的所有细节(除手感外),如果没有眼睛的参与,特别是眼睛的认可(相当于确认签字),大脑是发不出出杆的指令的。否则,击球后出现了任何非球杆左右晃动(非身体协调性)方面的后果,眼睛都难辞其咎,包括粗心大意。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没有信心或无法出杆,说到底就是视觉感觉不妙,眼睛这个总工它不签字。前面准了后面又不准,后面准了前面又不准;这一刻是左眼管事还是右眼管事亦或共同管事,有没有扯皮?母球、目标球有没有向左倾向右倾?就算以上都没有问题,都还要仰仗挥杆和发力不出问题……看,我都要捋不清楚了。我之所以解剖这些,无非一个目的,抛砖引玉,帮助大家学会检查打好斯诺克的所有细节,状态不好肯定是在某个或多个细节处还存在着问题,一定要设法找到并解决它。好比航天工程的火箭发射,没有小问题,有问题都是大问题。精益求精,万无一失才是科学的态度。否则,状态的调整或保持就是一句空话。要不然,那就喝水…… 

     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再说“打到”——准度是前提,打到是本事。打到强调的是身体良好的协调性。在保证视觉感觉正确的前提下,我的体会是,握杆位置不变(注意位置不变),手架偏近,身体重心前移,运杆平顺,双停,最后一停铜箍接近手架,此时,握杆的手指要跟随球杆尽量放松,仿佛握在自己手中的球杆有多少克重都能掂量出来,后手有强烈的出杆愿望,自然发力,这样挥杆的效果是,击球透,出杆直,不易左右晃动。(告诉你个自然发力的诀窍:挥杆过程中,手指跟随球杆尽量放松,小臂自然起动,好比小臂刚打了个盹,自然醒来,中后程顺势加速或给力;先发力、早发力是大忌)。

 

     现在,我们来聊点高兴的话题。我们打球多的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在某个时候,不知咋的,眼睛特别的明亮,撞球点、进球线看得特别的清楚(这就是八字方针中的看到,是真正正确的看到——无错觉);进球的欲望特别的强;啥子球都敢打,而且啥子球又都能打得进,想打多薄就多薄(打到);越打越兴奋,越打越发力;连球的颗数也越来越多(走到),信心爆棚;感觉什么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连丁都不是;目中无人只有球,忘我境界(魂到);打出了自己的最高分!打台球的乐趣和快感不期而至;成就感、幸福感笼罩全身……往日那些打球的困惑、输球的不快,仿佛在这一刻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而显得微不足道。此时,自己好像已经摸到了打台球不惧任何对手的制胜法宝……注意了,这就是你梦寐以求的状态,是你长久以来,能够到达的最好的状态。这一刻,来之不易,去之无痕,弥足珍贵!好好享受吧,它是你继续打球、打得更好的强劲动力。告诉你,这里边还真的有法宝,还专门是针对你自己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慧眼。

 

     此时此刻,不要只顾了高兴,而忘了更重要的一件事——总结,及时的总结。我来帮你捋一下哈:器材还是那个器材,人还是那个人,状态差异咋这么大喃?一定会是在什么地方与平常有啥不同?是什么喃?呵,眼睛、明亮、清楚,对!对!!对!!!就是“眼睛、明亮、清楚”。这是所有台球爱好者状态好得不得了时的共同体会——视觉感觉特别好,准度好得不得了!!!八字方针中的看到、打到、走到、魂到全部进入良性循环。你说什么最重要?是不是看到最重要?“看得特别的清楚”就是你打台球的制胜法宝!!!可以说,没有看得特别的清楚,就没有良好的状态;要想保持良好的状态,就必须去追求怎样才能看得特别的清楚。它也是你打好台球的必要前提条件。否则,过后每每想起这个片段,脑海中给我们留下的,除了莫名的兴奋和快感,什么都没有,这对于自己状态的调整和保持无任何帮助,毫无意义。良好的状态它来无影,去无踪,守株待兔,又不知在何年何月,那就只有继续靠天吃饭,无可奈何……怎么办——来,喝水。

 

     我看到过许多爱好者甚至是一些上电视的职业球手也不过如此。状态低下时,傻傻的坐在那里,魂不守舍,除了喝水还是喝水,甚至杯中水早就没了拿着空杯都还在喝,茫然无助,可怜兮兮,脸上写满的尽是我没得手感了没得办法……输了球面对媒体时,有的还振振有词怪这怪那,尽找客观,根本不得方法。既可笑更可怜。真实写照。杯具啊!

 

     所以,今天我把“看到”推荐给大家作为状态调整和保持的重中之重,是这样的。请大家在自己打球状态最好时,及时将自己视觉感觉看得最清楚的“样子”,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你会受益一生的。并将它作为自己重新和持续获得良好状态的对照标尺,在打球的过程中,特别是状态不好时,将自己每一次瞄准时的视觉感觉的“样子”同自己脑海中的这个标尺认真对比,查找差距,一定要找出来并解决它。当然,你这样做了,不可能每次都能达到视觉感觉的最清楚,但是,它一定可以帮你更清楚,你越用心,差距就越小,你的状态就会越好。真的,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还是那句话,准度是前提,打到是本事。奉劝广大的斯诺克爱好者,无论你怎样去重视斯诺克的准度都不为过,去追求准度吧!

     好了,今天就摆到这里。

     祝大家天天状态好,打球不得了!晓得咋个办,越打越好看!

     初来乍到 请多关照 共同分享欢迎交流

 

     特别推荐百度视频:不要相信你的眼睛会爬坡的球 错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