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幼儿午餐管理
(2016-01-12 12:46:26)
标签:
育儿 |
分类: 生活 |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任教二十几年来,我深深感悟到,要使班级管理卓有成效,除了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外,还要让班级管理工作精细化。我将从幼儿午餐这一环节为例,谈谈我对班级一日活动优化的几点看法: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孩子们健康的起点。为了保证这项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午餐质量,面对午餐,我们决不可能放任自流,而是要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常规要求的。
一、合理组织餐前安静活动,有助于稳定幼儿情绪,促进食欲。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让孩子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这时候的孩子刚结束有趣而热闹的游戏活动,情绪上很难一下转变为安静状态,因此在集体有序的入厕、洗手后,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安静活动的组织来调整孩子们的情绪,如听听轻松的音乐、故事;做做益智的手指游戏等。让孩子们的情绪稍稍趋于平静并在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变得更轻松更愉快,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午餐。针对小班幼儿午餐管理是幼儿园生活常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班孩子年龄小,自我服务能力弱,进餐时边吃边玩、挑食、吃饭撒饭粒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有效、有序的组织幼儿的午餐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愉快进餐、吃饱吃好,成了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崇福幼儿园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的妙招:
二、每日菜谱介绍,激发食欲的同时,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经验。
在午餐前进行菜谱介绍是我们的“保留节目”。常常会在餐前孩子们还没有上桌之前,请孩子们先闻一闻饭菜的香味,并请他们根据闻到的香味猜猜“今天我们将吃些什么菜、喝些什么汤?”
长期担任幼儿园班级管理,我深深感悟到,要使幼儿园班级管理卓有成效,除了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还要让班级管理工作精细化。我将从幼儿午餐这一环节为例,谈谈我对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几点看法:
餐前营造的氛围很重要,我们要给孩子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在餐前十分钟,我们会组织孩子心理唱歌、手指游戏。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为午餐做好准备。
班级里有很多孩子存在着挑食现象,而且挑食非常严重。江科桦不喜欢吃水果;邬涵宇不喜欢吃鱼;谢震光吃饭不吃菜等等。孩子的挑食现象也曾经令我非常头痛,挑食必定会造成营养的不均衡,而导致免疫力下降。所以在餐前我又增加了一个环节——餐前介绍。等阿姨分完菜,我会请小朋友去看看今天我们吃什么?然后请他介绍一下今日菜肴,经常会请比较挑食的小朋友,其目的是为了激发他们就餐的欲望。除此之外,还会请小朋友来说说菜的营养。我们的小朋友对菜得营养也颇有研究,知道蔬菜里含有维生素,鸡蛋里有蛋白质。当然我也会对他们进行补充。比如,番茄里含有番茄红素,吃了对皮肤很好,女孩子特别容易接受。胡萝卜里有类胡萝卜素,吃了对眼睛有好处等等。通过这样的介绍,小朋友吃得更加津津有味了!
每当中午优美的音乐响起,我们的小朋友会快乐地来到餐桌前开始用餐。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小朋友整个用餐过程是快乐的!
(二)明确要求(快乐三部曲)
第一步:姿势正确,两脚并拢。
第二步:不挑食,吃完自己的午餐。
第三步:正确使用餐巾,餐后漱口。
我们会根据小朋友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一旦提出要求,我们会严格要求小朋友做到。
(三)观念转换
1、实行盛一桌吃一桌,并尽量关上门窗,以确保饭菜不凉。
2、鼓励孩子们愉快、安静、独立用餐,不打闹,不边玩边吃。
3、坚持少盛多添,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
4、多给予孩子鼓励,今天能吃一小口,就给予表扬。明天争取能再多吃一口,以此循序渐进的努力,帮助个别挑食的孩子逐渐的克服不良习惯。
6、保持正确的使用碗筷的方法及坐姿,不把饭菜掉在地面和桌上;不剩饭。
我们在评比栏上专门设立了一块午餐的评比,以前的评比方法有点不太合理。幼儿处于被动地位,餐
班级管理者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级活动的组织安排,班级管理者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们改变以往餐后教师评红星的方法,而是改用小朋友自评的方法。只要小朋友做到老师餐前的要求,就能自己上来评红星,突出幼儿的主题地位。而且我们的评比以时间为准,一般在半小时之内吃完中饭,并且符合要求的小朋友,可以自己上来评红星,这样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能得到
我们还完善了红星奖励机制,除了每日的小朋友的自评,我们还开展月末评比活动。针对小朋友的午餐的红星,我们会评出最佳午餐明星及午餐进步宝宝,并给予一定的奖品作为奖励,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四)追踪个案
班级里总是会有几个比较特殊的孩子。比如黄销娜在家吃一顿需要三个小时,总是嘴巴里含着饭。邬涵宇挑食特别严重,几乎不吃幼儿园的菜,在家也是如此。不肯吃鱼,吃肉会吐渣,不过喉咙。针对这样的特殊孩子,我们要进行追踪观察,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与家长沟通。希望我们家园一致,让他们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通过我们班级两位老师的努力,一年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在午餐方面真的是进步不少。小朋友基本能吃完自己的午餐,而且桌上和地上也比较干净。但是在餐巾的使用及漱口这两个方面给还需加强,也是我们下学期的努力方向!
四、适当为孩子创设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机会。
大班的孩子生活经验已经相对与中小班孩子比较强了,他们愿意独立的来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因此我们在此时就给予一定的支持,让孩子来为自己和集体服务,比如餐后各自收拾自己的餐具,以值日生的形式轮流帮保育老师收残渣盘等,从而使孩子养成不依赖成人、爱劳动、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的这些进餐教育,其实都是从小班开始教育引导,在中班则是巩固练习,而到了大班时,就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从而逐渐形成相应的午餐常规的。但我们衷心的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其的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