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EP小学英语之话题汇总

(2014-04-24 15:04:41)
标签:

教育

分类: 小学英语知识梳理

    PEP小学英语》教材:本套教材是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原则来编排各单元话题的,前面出现的话题会在后面的话题安排中进行扩展和提升,话题安排比较分散。在小学六年级复习阶段的分类复习中可以归纳整理、重新组合,围绕“我”和“我身边的事”,划分为以下8个话题:


1、  介绍自己(年龄、身高、体重、爱好等)。该话题涉及以下4册教材的7个单元:

三年级上册:Unit Look at Me /Unit Happy Birthday

五年极上册:Unit WhatYour Favourite Food?/Unit What Can You Do?

五年级下册:Unit My Favourite Season /Unit My Birthday

六年级下册:Unit How Tall Are You?


2、  介绍“我”的学校和校园生活。该话题涉及以下5册教材8个单元:

三年级上册:Unit Hello

三年级下册:Unit Welcome Back to school /Unit Where Is My Ruler?

四年级上册:Unit My Classroom /Unit My Schoolbag

四年级下册:Unit My Classroom

五年级上册:Unit My New Teachers /Unit My Days of the Week


3、介绍“我”的家乡(城市、乡村及公园、动物园、社区等场所)。该话题涉及以下5册教材的7个单元:

三年级上册:Unit We Love Animals

三年级下册:Unit How Many?/Unit At the Zoo

五年级上册:Unit In Nature Park

五年级下册:Unit Look at the Monkeys

六年级上册:Unit How Do You Go There?/Unit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4、  介绍“我”的家(家庭、家人、家人职业和“我”的房间)。该话题涉及以下5册教材的8个单元:

三年级下册:Unit My Family

四年级上册:Unit My Home /Unit Meet My Family!

四年级下册:Unit Is This Your Skirt?/ Unit How Much Is It ?/Unit At Farm

五年级上册:Unit My New Room

六年级上册:Unit What Does She Do?


5、  介绍“我”的朋友(职业、爱好等)。该话题涉及以下3册的4个单元:

三年级上册:Unit LetPaint

四年级上册:Unit My Friends

六年级上册:Unit Have Pen Pal  Unit What Does She Do? (在话题4中也涉及该单元内容。)


6、  介绍“我”的日常活动(过去、现在和将来)。该话题涉及以下4册教材的7个单元:

三年级下册:Unit ItWarm Today

五年级下册:Unit This Is My Day  Unit What Are You Doing?  Unit Field Trip

六年级上册:Uni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六年级下册:Unit My Holiday  Unit Last Weekend


7、  饮食、。该话题涉及以下4册教材的4个单元:

三年级上册:Unit LetEat

三年级下册:Unit Do You Like Pears?

四年级上册:Unit What Would You Like?

四年级下册:Unit What Time Is It?


8、  就医、疾病、问路、天气和水循环知识。该话题涉及以下4册教材的4个单元:

四年级下册:Unit ItWarm Today (在话题6中也涉及该单元内容。)

六年级上册:Unit The Story lf Rain  Unit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在话题3中也涉及该单元内容。)

六年级下册:Unit Whatthe Matter, Mike?

 

 

    按照相互联系原则,教材中46个单元都囊括在以上8个话题串中,各个话题串之间相互穿插,相互补充。这样组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我”出发,延伸关注身边的事,更深入地了解课本知识。教学中采用联想、归纳等方法可以引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前后联系,教师适时地整合教材,活化,补充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