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我会配餐
(2013-10-12 17:22:59)
标签:
活动后记 |
分类: 教育教学 |
大班健康:我
一、预设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们需要吃不同的食物,才能营养全面,有利于身体健康,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2.初步会合理搭配一餐的饭菜,知道要有荤有素,有菜有主食等。
3.能(简单地)分析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配餐。
活动准备:
1.教师了解幼儿平时饮食习惯,幼儿具备一些荤菜、素菜有不同营养的经验。
2.设置好自助餐厅的环境,不同类的多种食物教具各一盘,如: 肉、鱼、青菜、萝卜等。
3.评选用的红牌人手二个,摄象机,电视机。
活动组织:
一.激发幼儿参加自助餐的兴趣。
1.教师以经理(营养师)的身份出现,介绍自助餐厅,引起幼儿兴趣。
2.介绍自助餐厅中的各种食物、餐具及使用方法。
二.幼儿自选食物、评析合理的配餐。
1.请幼儿自选食物搭配一餐的饭菜。
2.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配餐,共同讨论出合理搭配饭菜的原则。引导幼儿共同讨论,知道合理配餐应根据荤素搭配、荤菜不宜太多、有一定量的蔬菜和豆制品、有主食等。
3.教师(营养师)和幼儿一起评析一些不合理的配餐。
三.幼儿调整配餐。
1.请幼儿根据配餐原则评价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2.幼儿再次自选食物,调整配餐。
3.开展评选“最佳配餐”的活动让幼儿认真观察其他小朋友搭配饭菜,根据配餐原则给认为搭配合适的饭菜发红牌。
4.共同讨论评选理由。
四.激发幼儿回家后能根据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提醒爸爸妈妈为全家提供符合营养要求的饭菜。
活动后记:
一、预设内容的改变
1.将教师以经理的身份改为以营养师身份
修改理由:在活动中预设人员的的身份应该有明显的特征有一定意义的,经理在通常生活中是作为管理人员的,不一定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以经理身份不够说服力,而选择营养师的身份更加具有说服力。
2.对目标2中的“有菜”删除
在人们的习惯一餐中有荤有素,素通常意义是指蔬菜,所以后面的有菜是重复前面的,考虑到目标的合理性,个人认为这里的素删掉。应该改为:有主食和辅食,主食是谷类米饭、面条等,辅食是肉类和蔬菜等。
3.活动前幼儿营养常识的准备
本次活动个人认为预设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组织好这个活动应进行结合平日里的午餐和小点心告诉幼儿:幼儿园的两餐一点是根据营养均衡匹配,荤素、干湿、粗细、咸甜等进行搭配的,进行初步感知简单的营养配餐常识。
二、活动中帮助幼儿营养常识的构建
在活动中幼儿能够说出一些食物的食用方法,一些食物要烧了才能吃,就像肉类(猪肉、牛肉、鱼等)和一些菜(青菜、芹菜),水果是可以生吃的,有的菜(萝卜、番茄、藕等)可生吃也可以烧熟了吃。结合营养常识帮助幼儿了解每餐中要有主食辅食,主食是谷类米饭、面条等,辅食是肉类和蔬菜等。进行就餐时不能偏食挑食,各种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我们各种不同的食物都要吃,只有这样营养才全面。结合班级的个别幼儿教育:沈浩宇吃饭时菜开始的时候总是吃不下,包在嘴里,所以他个子长得矮,高佳怡喜欢吃肉,蔬菜不吃,小碗里的荤菜和汤能吃完,蔬菜总是留在小碗里,所以她有点胖。沈忆歆吃饭时把米饭、肉、蔬菜和汤都吃的干干净净,所以她身体很健康。
学习后幼儿了解了一餐简易配制的要求,在配餐时候都注意到主食和辅食的搭配,一般都有主食、肉类和蔬菜,包括豆类和豆制品以及蛋类等。初步了解配餐的原则,知道进餐时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对自己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