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感悟(907)

(2022-08-22 15:47:20)
分类: 经典投资文章与艺术
内  卷  更多的反映的是一种无奈。


 最早出现彩电的时候,刚是一台18英寸的长虹。三千多块钱。相对应的工资是一百来块钱一个月。最早出现牛仔裤的时候,二十几块钱一条。对应的工资是三四十块钱。最早出现bb机的时候,两千多块钱一台汉显,后来不要钱。最早出现股市的时候,大家都挣钱。后来都亏钱。

全世界都在内卷,不仅仅是国内。任何一样东西,最先搞的人是承担巨大风险的。而且成功的比例是相当小的。但是一旦成功以后呢利润是巨大的。当大家都看到这个行,当利润巨大的时候,就都挤进来了。然后利润就变小了,最后就没有利润了。最后就亏本了。

其实这个也就是周期。和大自然一样的一年四季的轮回,有兴旺到衰落,然后再有衰落,再回到兴旺

但是最近这个内卷呢。在国内是非常省心的。那为什么呢?

门槛低呀!大家一看到做光伏赚,钱都来了。一看到搞新能源汽车赚钱就都来了。搞光刻机更赚钱,为什么不来呢?

一些高技术的东西。他是需要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是需要成本的。很多的是时间的成本。

你和一个人说让他去赚1千块钱。今天就能赚到,他马上就去。你告诉他能赚一个亿。但是需要一辈子的时间,甚至于两倍的时间。他不可能干的。就算赚到钱了,自己也没命花呀。

古人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只是乌托邦而已。必须自己栽树,自己乘凉,这个才有人干。

我经常问别人。一年让你挣15%,干不干?干啊,为什么不干呢?但是两个月过去了没有正当他就不干了。

那么大家都集中在这些已经知道可以赚钱的热门行当里面。那必定就是不赚钱。

前两年猪肉批发价25一斤的时候,大家都来养。帮你把猪养大了。变成六块1斤了。为什么?都认为赚钱都来了呀。

然后一看到六块钱一斤,要亏本的呀。本钱要八块的。然后就都不干了。那么聪明人就开始干了。既然大家都不干了,那外面就没有了呀。亏钱的买卖做一个月,两个月可以做一年可以做三年,谁也不会那么傻的。那么又赚钱了。又有人看到赚钱又滚进来了。他干的人多了,又亏钱了。看一看是不是和一年四季一样的?这就是轮回。

当时在做锂电池的时候,哪个不是亏的本金全无啊。债台高筑啊。混不下去,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占95%以上。那么最后剩下来的都挣钱了。后来一看都挣钱了,都把钱倾家荡产,在台高筑,妻离子散全部都给忘了。又前夫后进的进来了。我想啊,要不了多久又该妻离子散了。还有多少人记得几年前光伏那么惨?在最悲惨之前的的那种。人声鼎沸的迹象,现在还历历在目。多少人抱着要十个亿,100个亿的理想冲了进来。去看一看,当时冲来现在还有几个还在。

这一切的一切。一方面是因为能够方便的投资的东西太少了。大家只有拥有这些低门槛的东西。说低门槛是比较文明的。粗俗一点的,就是别人不愿意干的。

就像当初雄心勃勃的研究半导体一样。进来100个人,99.5个人倒下去。另外0.5个是华为。你肯定会说现在还有很多半导体企业呢。闷心而问。他们是半导体企业吗?就是一个来料加工啊。也是,门槛不是很高的。就像最近美国,日本又在扶持东南亚一些小国家在做半导体一样。核心技术也不给他们的,就是来料加工。和若干年前的做牛仔裤有什么区别呢?

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内卷。有钱人在大饭店里面吃鸡鸭鱼肉,一个大桌子坐几个人因为那里有门槛。那没有钱的人呢?那就是有位置就坐着,没有位置就蹲着或者站着挤在那儿去吃面条。因为吃这个玩意儿不需要门槛。

所以说,当你听到这个行当特别赚钱的时候,你就不应该认为他是赚钱的。这个永远都不会错。

上半年我们的经济受到口罩影响。可以说非常的差。那么我们也在下半年经过了一些努力。但我们能做的都是一些低门槛的东西。只要是低门槛的东西都是不稳定的。

政府要达到一定的GDP。那一定是不能光靠政府花钱的。

早上最大的新闻就是政府没有钱了。这里指的是地方政府。

所以说既然是内卷。那就内卷到底。

下半年就是拉动内需,想尽一切办法。把第七个口袋里面的钞票掏出来。

掏空六个口袋才能买一套房。现在还剩一个口袋了,就是官材本了。你还指望这一口袋能买房还是买车呢?

剩下的这一个口袋就是零花钱了。那么好吧。这一个口袋可以买一些什么东西?

你肯定会说。要搞多少风电,多少光伏?这些东西财政掏钱。才有多少钱给你掏啊。地方政府已经穷的叮当响了。就必须要往下面去拉这些东西的价格。那你还想赚多少钱?

去那肯定是好东西。但是,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应该不可能给你很高的价格去买你的东西。一定要越便宜越好,就像医保的药品一样。

但凡是政府掏钱的东西,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利润的,这也是内卷。

要赚就赚老百姓的钱,那是实实在在的。毕竟从一开始的核酸赚的盆满钵满,到现在不赚钱的吧,甚至于亏本了吧。包括很多的医药。那么后面呢?摆摆脚趾头都能想到。

最后几个月非常看好大消费。前提是赚老百姓钱的大消费。

内卷到底!掏空第七个口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