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1163)
(2021-11-05 08:38:08)分类: 幸福快乐情感 |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
0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很公平,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
0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风不会整天刮,暴雨也有终止的时候。 细水才能长流,阴雨才能连绵。 越是激烈猛烈的行为,耗费的能量越多,越是难以持久。 所以,如果遇到疾风暴雨式的事件,千万不要跟随。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夕之功。 勤劳笃行,踏实有恒才是硬道理。
0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如水,因为水有利于万物,却从不居功。 而是总默默地处在别人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 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0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在老子的观念里,能说会道不是什么好事。 越是好听的话,越有问题;越是喜欢辩驳的人,人品越不靠谱。 在农耕文明中,厚实笃行,才是大家喜欢的品德。
0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才是真聪明。 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真的强大。 万事万物,都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0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万物保有仁慈,生活简单朴素,不争强好胜,处处争先。 这就是我生活的秘诀。 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长生久视,不惹灾祸。
0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在过去的时代,见过太多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只有那些真正有道的人,才懂得均衡的道理,使得万物重新回归平衡的状态。
在老子的观念里,能说会道不是什么好事。
0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才是真聪明。
0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万物保有仁慈,生活简单朴素,不争强好胜,处处争先。
0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08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把事情认为地或者形容地很容易的话,真正做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麻烦。 这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承诺,一诺千金,做不到就别答应,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对待事情,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轻视,提前做好准备,不然多半要栽跟头。
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把事情认为地或者形容地很容易的话,真正做起来就会有更多的麻烦。
0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妄为要失败,太执着一定会失去。 所以圣人不枉为,所以不失败,不强行把持所以不失去。 不要太过执着,胡乱作为。 无论做什么,都要顺应自然,敬畏自然。
妄为要失败,太执着一定会失去。
1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 中等人听了道的理论,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 下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 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大道,很多时候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在同时代,他的很多言论也是不被大家认同的。 这是哲人的宿命,也是很多先贤的困境。
上等人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