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喀左县无云无边的蓝天下,我们只为见到紫砂矿,乘车在山路上颠簸前行,执着地向矿山深处驶去。山中随处可见矿山坚实的脊梁,矿区的紫砂原矿让我们大家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在同行人的帮助下,我收获到一块色彩斑斓的紫砂矿石,初识素有“五色土”美誉的紫砂真颜。旁边的一位内行讲道:“这块很容易采到的矿石还不算上乘,只能做花盆那样的日常用品,只有在矿山的深处才会采到适合做紫砂壶的原矿石。”
喀左县,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辽、冀、蒙交界地带。喀左县境内分布着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其中用于陶瓷产业茶柜下方摆着大大小小的老旧茶具,很不起眼,但它们都是宝贝。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喀左生产的,已经成为喀左紫砂发展历程的见证的高岭土、膨润土、耐火黏土、釉土、紫砂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质量优良。喀左的陶土已成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稀有的珍贵矿产资源。从1975年胡永恩制作出喀左县第一把全手工紫砂壶,到40年后紫砂产业大繁荣的今天,喀左的人才和产业,都在彰显着其喀左人张占君在介绍紫砂原矿潜力与韧性。2013年,喀左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命名为“北方紫陶之都”。双手旋出紫陶之都提及紫砂,首先想到的就是紫砂壶。喀左紫砂壶,只曾听说却未曾谋面。此次喀左之行,我在见到喀左紫砂壶的同时,还有幸认识了高级工艺美术师、喀左县紫砂行业协会副会长徐振海,他称得上喀左紫砂产业的领军人物。来到徐振海创办的玉龙紫砂艺术品制作有限公司的制作车间,虽已近中午,但还有几位技术工人正在运用手中的工具娴熟地制作着一把把精美的紫砂壶。徐振海介绍说,制作一把壶需要花上两天的时间。许丽英是这里的一把好手。果不其然,操作台前的她神情专注,丝毫未受我们这些不速之客的干扰,小小的茶壶在她的手中旋转着,仿佛带有某种奇妙的韵律。高超的技艺令人赞叹,同时也给像她这样的专业人员带来了稳定可观的收入。操作台上。一枚刻有“许丽英印”四个篆字名章十分醒目,每把壶做好后她都要盖上这枚印章,一同印上的,还有她身上的那份骄傲与责任。在喀左天佑陶艺有限责任公司陶瓷艺术馆的各种高档紫砂茶壶中。若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茶柜的下方摆着一些大大小小的老旧茶具,很不起眼儿。可实际上,这些老旧的紫砂产品全部是天佑公司总经理、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刘日明一件一件从个人手中淘出来的宝贝,都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喀左当地生产的。如今它们在收藏市场上的价格已经不菲,但在刘日明眼中,它们更是喀左紫砂发展历程的见证者。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还有朝阳人甚至辽宁人记得这些熟悉的喀左紫砂茶壶、紫陶花盆……”一位喀左县的工作人员指着茶柜下方的老旧茶具说。在喀左人的记忆中,1983年记载着喀左紫砂的辉煌。这一年南哨紫砂厂堆釉紫砂花盆被评为辽宁省优质产品,6月获辽宁省优胜产品奖,9月获轻工部优质产品奖;10月,紫砂茶具被国家民委和轻工部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
其实,喀左紫砂的辉煌是有其历史传承的,而且特色明显。喀左有着厚重的紫砂文化,人们心中始终怀着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而在另一个层面,喀左人还有一种融合南北方文化包容的胸怀。=j‘一≯。1●_许丽英制作一把壶需要花上两天的时间紫陶产业进行时从水缸到茶壶,从花盆到壁画,如今的喀左紫陶产业正在进行时。《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将喀左紫砂文化产业列为辽宁省六大轻工产业之一。朝阳市也将其列为十大文化产业之一。喀左紫陶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高端文化产品为引领、日用和建材产品同时开发生产、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北方紫陶之都已经初具规模。
早在民国时期,从唐山来的谢革廷在喀左南哨与当地的王贯共建了东兴缸窑,第二年再建日新缸窑,1948年由南窑村农会接管,1950年实行公私合营,1952年当地政府将二窑合并,接收为公有,更名为南哨陶瓷厂,1958年解散。1962年,喀左县成立南公营子陶瓷社,主产陶瓷管和陶瓷杂件,1968年春改名南公营子陶瓷厂。1974年,在辽宁省的陶瓷原料普查中发现南哨地区富产紫砂页岩,县里派技术人员到江苏宜兴考察学习,回来后采用当地紫砂页岩进行小型试验。1975年胡永恩制作出喀左县第一把全手工紫砂壶。1977年,紫砂制品车间由陶瓷厂分出单建紫砂厂,建厂初期,只有2座圆形倒烟窑,采取注浆手轮修坯,生产茶具、花盆、酒具等。
从1977年到1982年,产品产量由10多万件猛增到100多万件。花色品种由6个增加到100多个,堆绘紫砂茶具和双沿花盆被评为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产品销售市场由国内6个省市发展到出口17个国家和地区。1996年至1999年是喀左紫砂产业发展的高峰期。
“紫砂陶器既可以作为人们的生活用品,也是美化环境的工艺品”,身为喀左人的徐振海很自豪地介绍着。“喀左紫砂现在能生产盆类、壶类、瓶经过专业检测,喀左紫砂土同宜兴紫砂±化学成分相似,质量优良,天然水色,储量丰富类、茶具、酒具、文具、台灯等日常用品,还有看盘、壁挂等精美的工艺产品。”生产工艺与生产品类发生了改变,随之而变的是其价值与价格的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县像玉龙紫砂艺术品公司这样规模的紫陶生产企业及作坊45家,实现产值2.8亿元,利税4500万元,解决3000多劳动力就业。
一工五色土孕育绿色产业“喀左的紫砂来自绿色的原矿,这是喀左紫砂的特色。”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的徐振海介绍说,他多年潜心研究紫砂工艺品的设计、创作、紫砂原料配方、紫砂制品加工与烧成技术。有着清晰的品牌发展规划,“打造绿色紫砂,环保紫砂。”
我曾经听说市场上的紫砂壶混杂了很多赝品和次品,那么喀左的紫砂壶能保证不出现造假吗?“我们不生产垃圾壶。”徐振海答道。事实上,紫砂壶的伪劣品或是因原材料昂贵、或是因土质不佳、或是因制作工艺人员的缺失.而这几点在喀左都没有担心的必要。喀左的紫砂资源极丰富,探明的紫砂存储量10亿吨。工艺人员培育也早已提上日程,建立了人才培训基地和产业工人在职培训体系。另一方面,宜兴陶瓷协会会长史俊棠曾到喀左考察紫陶产业,认为喀左紫砂土为上等的原料,可以和宜兴紫砂土相媲美。
徐振海同鲁迅美术学院进行深入的人才交流合作,培养了很多制作紫砂的能手。制作车间内,技术工人们正不停地创造着一件件艺术作品,车间外一排排新的办公楼正在紧张地建设着,他心中的宏伟蓝图已从纸上跃入现实。徐振海指着椅子上竖着的玉计划经济时代,喀左国营紫砂厂生产的花盆已经成为历史的收藏-J【,tEh0一-▲I万方数据龙新厂区规划图,信心十足地说:“玉龙紫砂要坚持走绿色道路。把品牌做好,让全国的消费者用上绿色的、放心的紫砂壶、紫砂墙砖。”喀左紫砂冠以绿色的标志是有依据的。清华大学硅酸盐实验室梁开明教授通过化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喀左紫砂土同宜兴紫砂土化学成份相似,质量优良,而且储量丰富。来自宜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周占群先生经过三年多的制壶实践。认为喀左紫砂原料和宜兴紫砂原料没有区别,甚至有的品质还好于宜兴。
徐振海的作品构思新颖,风格清新洒脱,线条流畅和谐,勾勒出自然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把蒙古族及喀左地域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淋漓尽致地再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很多台湾人对这些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紫砂壶非常喜欢。如今的他更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凭借扎实的美术功底、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把传统工艺与现代美术相融合的理念更好地传承。以此把喀左的地域文化广泛地推介出去,同时也为自己土生土长的喀左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徐振海一样,从事药品生产的本地企业家粱海江,也想为家乡的紫砂产业做点事儿,现已涉足艺术品领域多年,推出系列辽青瓷、紫砂艺术创新作品。如今,喀左以紫砂茶具、泥人雕塑、紫砂壁画、辽青瓷等为主导的工艺美术陶瓷产品在北京、东北、内蒙以及港、澳、台等市场颇受欢迎。2013年,喀左紫陶文化产业园区被列为中国市场“百城万亿”增长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对于紫砂产业的发展。粱海江总结道,喀左紫砂天然绿色,矿藏丰富,发展紫砂产业一要手工作坊,二要树立龙头产品,三要有技术支撑,四要品牌效应,五要营销宣传。
在喀左人共同努力下,喀左紫陶已呈现出多样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开辟了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分为建筑陶瓷、工业陶瓷、日用和工艺陶瓷、综合服务区四个板块。一期工程紫砂文化公园,由紫砂艺术馆和小型展示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陈复澄刻字的喀左原矿紫砂花盆馆组成;二期工程为紫陶艺术博览园,内设专门的大师工作室;三期工程为现代紫陶物流中心。全部工程预计于2015年年底建成,届时这里将成为北方地区集紫砂文化艺术品创作、展销、旅游观光、休闲购物为一体的高端紫砂文化产品集散地,确保珍贵的紫砂资源得到科学利用。
一把壶融合南北文化喀左有着厚重的紫砂文化,人们心中始终怀着不断开拓的进取精神,而在另一个层面,喀左人还有一种融合南北方文化包容的胸怀。土生土长的喀左人希望与远道而来的宜兴人共同挖掘喀左的文化,推介给更多的人,做更多有关紫砂的事儿。
刘日明是2011年来到喀左跑矿山原料的,发现喀左的紫砂矿产量如此丰富,从此决定在此投资兴业,随着企业的羽翼渐渐丰满,如今的他已把喀左当做了第二故乡。可以说刘大师是因一把壶而来到了喀左。
喀左人对宜兴紫砂工艺早有青睐,1958年江苏宜兴曾派人来喀左传授过紫砂技术,只是时隔不到半年就散了。喀左紫砂产业起步较宜兴晚,从产业发展成熟的宜兴那里寻求了很多宝贵的经验。2013年,喀左直通宜兴旅游包车正式开通,为喀左、宜兴两地的合作开发打通了便捷、快速之路。就这样,喀左与宜兴,两种文化、两地情缘在一把紫砂壶里交融、升华。身为宜兴人的刘日明大师,对紫砂深有研究,他用喀左紫砂做出来的29万方数据C:ver
Story 1封面故事壶不比宜兴的差。数据显示也支持了这一点。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检测,喀左县产紫砂(紫色砂质页岩)系产于二迭系细砾岩之间,为紫色或绛紫色粉砂质页岩及其风化物,平均含铁10%左右,可与宜兴紫砂媲美,乃是高档陶制品原料。
喀左储量丰富且品质上乘的陶土已成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稀有的珍贵资源,其丰富程度是紫砂之乡宜兴难以望其项背的。喀左紫砂对于刘大师还意味着更深的期盼,据他介绍,喀左紫砂是分层的,最好的部分处在深层,现在还没有挖出来。较差的紫砂土和陶土用于制造建筑陶瓷,普通紫砂土用于制作紫砂日用品,优质紫砂土则主要用于制作紫砂工艺品。对于像刘日明级别的大师们来说,能够采到优质紫砂是最为期盼的事儿。蒙古族乡情的紫砂,有容乃大的喀左。在宜兴紫砂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喀佐这份珍贵的资源如何能够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与物质财富。龟紫砂工艺师徐振海Cj-;g者讲解紫砂壶《蒙古包》的创作理念央视《寻宝》鉴赏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央视《寻宝》栏目资深鉴赏专家蔡国声教授对喀左原矿泥料做了鉴定,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喀左县的紫砂泥料浑朴深厚,透气性强,不需添加任何色素即能形成天然水色,是塞北地区新开发的紫砂品种,若经过艺术加工,极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