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紫砂器——“曼生壶”与“杨彭年制”款的萦砂壶

标签:
紫砂壶文化欣赏 |
分类: 紫砂壶欣赏 |
“ 阿受陀室”款描金山水腰圆形执壶
此壶腰圆式腹, 短流, 曲柄, 盖与壶口密合。底凸印“ 阿曼陀室” 四篆字款识。整个壶体结构严谨, 制作精巧, 壶泥细呈暗紫色。腹部金彩纹饰亮丽, 绘“两峰神云” 图,其画面在两座嶙峋的山峰间立一亭台,画面的左上方篆体横书“ 两峰神云”四字。这四字与画面结合起来欣赏, 让人们幻想, 每当壶中茶水的腾腾热气从壶里、杯里冒出时仿佛团团神云从峰间而过,像是一处“神仙府地” , 表现文人墨客在亭台饮茶作乐时悠闲风雅的情景, 饶有一番情趣。此壶仅有“ 阿曼陀室”底款, 无工匠款识,绘画林木苍郁,湖石奇秀,又有浓重的金石味,应是曼生作画。
http://images.7huw.com/201402/201402270647116428.jpg
凸印“延年” 款圆形更生壶
此壶圆形腹, 短流, 曲柄, 通体结构线条圆润并达到流、口、柄三平的技术水淮。底凸印一展翅翔鸟, 在双翅上印篆体“延年” 二字。整个壶底宛如一瓦当, 壶盖里有“彭年”小印章款。腹部刻“鸿x 于肠饮食晰, 是为桑芋翁之器。垂名不刊, 曼生为止候铭” 等24 字铭, 铭刻笔力遒劲, 不难看出此壶是曼生为好友铭刻的, 壶底款识新颖。
“阿受陀室” 款南林铭四方壶
http://images.7huw.com/201402/201402270648022937.jpg
此壶仿佛四方形但棱角非常圆润。底款为凸印“阿曼陀室” 四篆字款, 壶盖里有“竹溪”小印章款, 壶腹部刻“外x 古朴中播粕, 南林刻” 等10 字铭。竹溪原名吴月亭, 是嘉庆、道光时人, 咸丰元年尚在世, 工制壶, 善书刻、刀法流利。南林原名为王南林, 是乾隆、嘉庆时著名陶艺人。这件紫砂壶圆润古朴, 是王南林与竹溪合作的陶艺, 虽然是“阿曼陀室” 款但它不是曼生壶。
综合以上分析, 曼生壶款识, 多数为“阿曼陀室”款, 壶盖里或柄端为工匠杨彭年小印章款。曼生壶也有其它款识或无款者。有“阿曼陀室” 款者, 不一定是曼生壶, 需结合铭文而确认。其铭文, 除陈曼生自名外有时也与好友相互题句铭刻或用金彩绘画、题诗。可见紫砂壶在文人墨客那优游生活中的地位。
关于曼生壶的主要合作者, 据《阳羡砂壶考》介绍, 除杨彭年外就是杨宝年、杨风年及吴月亭(竹溪) 。其实不仅干此。上海博物馆藏一件曼生铭竹节式紫砂壶, 是 1977 年上海市郊一个清代嘉庆八年墓出土。壶通体竹节式, 流与柄处浮雕竹叶作装饰。整体造型稳重而挺拔。壶腹部刻八个金石文字, 署名“曼生” 楷书阴文款。壶盖里有“ 万泉” 篆书小印章款。壶底无款识。南京著名收藏家王一羽先生藏一件清 “曼生仿古” 三元式紫砂壶, 壶底无款识,壶腹部刻“注以丹泉, 饮之吉, 勿相忘。曼生仿古” 14 字铭。盖里有“友兰” 小印章款( 友兰原名邵友兰是顾景洲先生祖母的前辈人, 道光时制壶名家) 。冯其庸先生珍藏一件清曼生铭漱石壶, 此壶通体光素无纹饰, 古朴大方, 壶底刻有铭文较为新颖。铭文为“寒夜最宜当酒, 乙亥夏日、曼生”等12 字铭。盖里有“维松”小印章款。以上资料证实与陈曼生合作的人目前看来还有“ 万泉” 、“友兰” 、“维松” 等人, 可能还有未发现者。
总之曼生壶是文人学士与陶艺家相互结合创造出来的新型紫砂陶艺术品, 与实用相结合, 造型精巧, 镌刻字体遒劲, “阿曼陀室” 款四篆字清晰, 笔多圆篆, 严整淳古。因而曼生壶融紫砂与书法、篆刻为一体, 为紫砂陶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http://images.7huw.com/201402/201402270648413109.jpg
“杨彭年制”款紫砂壶也很珍贵, 他不仅与一些画家、篆刻家合作, 同时也独自制壶。故宫博物院藏有“杨彭年制” 款泉文壶、“杨彭年” 款刻梅花题字提梁壶(子冶镌刻, 子冶原名瞿应绍, 字子冶, 是继曼生石搽后又一与砂艺密切结合擅长金石书画的文人)、“杨彭年制” 四篆字款描金山水壶及“ 彭年” 款覆斗式壶等。这些壶有的浑朴厚重, 或玲珑秀巧, 均具天然之趣。如“泉文” 壶, 壶底篆书“杨彭年制”款。壶的腹部一面模印汉代泉文“大富千万” 四字, 另一面刻80 个字, 介绍一位考古者, 考证泉文的读法, 指出古钱上的“千”字因年久腐蚀成“ 人”字, 许多人习惯的读法将“ 大富千万” 读成“富人大万”讹传。是一位孙氏古云者提供的泉文考古资料赠予制茗壶人, 作为壶的文字装饰。让人们边饮茶边读泉文, 又学到知识, 非常有趣。铭文尾有“癸未仲秋, 受几x ” 七字, 为道光三年作品。此壶流下端刻“名华十友垒清玩” 。再如“杨彭年制” 款描金山水壶, 也是件精品。此壶型体高雅, 是用打身筒成型法制作的, 口、肩、底三部壶线都很清晰, 壶腹用金彩绘山水塔亭图,山石和松树作陪衬, 整个画面既苍朴又秀丽清幽。据顾景舟生前讲, 此壶为杨彭年真品, 泥色标准, 胎泥与制作工艺具有杨彭年的制壶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