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的当冲交易简介

(2014-10-24 15:13:35)

成功與失敗往往只在一線之間,全看你是否有膽識。有膽識的人,才能大膽創新,勇於冒險,抓住機會,很快地成功。清代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在商場上就是是不怕風險的典範,他一有機會就敢冒險,所以比別人闖得快。

胡雪巖人生的最關鍵一步——是資助王有齡,因為他有著敢於賭一把的高風險意識,也敢拿前程做賭注,才走出了一步精彩的命運之棋。

王有齡升官以後,胡雪巖馬上用公款開辦了阜康錢莊。由於有官府的全力支援和參與,加上胡雪巖經營有方,手段靈活,信譽極好,短短幾年,阜康錢莊就發展成當時全國最大的金融機構。在鼎盛時期,阜康錢莊在江南各省都設有分號,還兼營十多家典當鋪。胡雪巖就迅速地從「無」到「有」了,並為今後成為晚清時期全國的首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胡雪巖成功的關鍵,就是他利用「借雞生蛋」的融資模式,大舉信用擴張,然後賺到比別人更多的利潤。這是一種槓桿原理。槓桿原理運用得好,可以獲得比別人更多的差價。當然,如果做得不好,也會傾家蕩產,嘗到更大的苦果。
當沖,就是一種「借雞生蛋」的高明賺錢術。


當沖的意義

在股票操作中,有一項「借雞生蛋」的信用交易模式,就是「當沖」。
所謂「當沖」,就是「當日沖銷」﹙Day Trading﹚的簡稱。
在股市中,一筆「當日沖銷」交易,指的是在同一天之內,針對同一件投資標的,透過一買一賣的方式,達成沖抵、結清、註銷交易的行為。投資人所以能夠賺錢,憑藉的是他在同一天對同一股票以融資融券的方式買進及賣出﹙包括先買後賣或先賣後買﹚,以券資相抵的方式來賺取差價。
為什麼說「針對同一件投資標的」,而不直接說是「針對同一檔股票」呢?因為廣義的「當日沖銷」,並不光指股票而已。事實上,「當日沖銷」至少包括了五種「投資標的」:
(1)指數選擇權﹙Index Option﹚。
(2)股票選擇權﹙Share Option﹚。
(3)商品期貨﹙Commodity Future﹚。
(4)外幣現鈔。
(5)上市公司股票。

不過,本書所說的「當日沖銷」,專談第五種的「上市公司股票」的當沖交易。因為這是大多數股票族較感興趣的一項交易方式,也是懶得研究其他投資工具者的最佳利器。

根據統計,在股市多空不明的時候,當日沖銷的成交易總佔股市總成交量的一成五左右;而當股市熱絡、成交量大增時,當日沖銷的成交易卻往往佔了股市總成交量的三成左右,可見受歡迎的程度。儘管「當沖」的股票賺錢術已如此熱門了,但仍有為數更多的「現金交易族」不懂什麼叫做「信用交易」、什麼叫做「融資融券」,更別說如何「運用當沖的模式賺更多的錢」了。在這裡,筆者不得不對初學者先作一些介紹。以下是幾個必須先行認識的「專有名詞」:

當日沖銷的「三頭」:

(1)多頭:
市場上有一種人,看好股市或某家公司的行情,預期股票將會上漲,所以先買進股票,等到股票上漲之後再賣出。有這種想法的人,叫做「多頭」。他們在股票操作的時候,做法上就是先買後賣。換句話說,就是先低價買進,然後高價賣出,這樣就賺到錢了。這樣的做法,叫做「作多」。
至於當日沖銷的做法,就是當天先行融資買進一定數量的股票,在收盤前再以融券賣出同樣數量的股票,這樣就把股票軋掉了。

(2)空頭:
市場上還有一種人,對未來抱著悲觀的態度,看壞股市或某家公司的行情,預期股價會下跌,所以在股價尚佳時借股票來賣,低價位時再把股票買回來還掉,一出一進,也能賺取差價。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是「空頭」;有這種做法的人,就叫做「作空」﹙或稱:放空﹚。
他們在當日沖銷的做法,就是當天先行用融券賣出一定數量的股票,在收盤前再以融資買回同樣數量的股票,這樣也可以把股票軋掉了。

(3)斷頭:不論多頭或空頭,不論作多還是作空,如果這兩種操盤方法順利時,一樣都可以賺取差價。不過,當日沖銷的意思是當天軋掉。當天軋掉的好處,就是經過結算,投資人如果是賺錢,可以免付任何股款,就能贏得價差;萬一結算是賠錢的,也只要有足夠的差價能付出即可。如果不軋掉,當然也可以把融資買進的股票或融券賣出的股票留下來,等到行情變成對自己有利、足以賺錢時再處理,但是你卻必須有錢來付全部的帳﹙以目前來看,融資買進,大約要付四~五成的股款;融券賣出,大約要付九成的股款﹚!

如果你不軋掉股票,卻用錢把股票「吃」下來,沒想到股市行情變動幅度過大,因而造成你的保證金不足,又未能於限期內再補足保證金,此時證券公司為確保債權,一定會主動將你的擔保品出售或回補,以保障他們不致受累。這時你就會「斷頭」了!有些大進大出的投資人,如果融資買進後,恰好遇上股市跌跌不休的「崩盤」,你又不肯認賠,也繳不出保證金;或你放空的個股不幸被持續軋空上漲時,那可就要傾家蕩產了!限期內再補足保證金,此時證券公司為確保債權,一定會主動將你的擔保品出售或回補,以保障他們不致受累。這時你就會「斷頭」了!有些大進大出的投資人,如果融資買進後,恰好遇上股市跌跌不休的「崩盤」,你又不肯認賠,也繳不出保證金;或你放空的個股不幸被持續軋空上漲時,那可就要傾家蕩產了!
斷頭的概念,很明顯地可知是投資人看錯行情方向,卻又遲遲不肯認賠融資殺出或融券買回的結果。然而,對玩「當日沖銷」的人來說,卻不必擔心有這個麻煩。一天之內決勝負的好處,正是只賺或賠差價,沒有斷頭的可能!


買超、賣超:

當投資人未能在同一天內買賣同樣數量的股票,就會造成買超或賣超的情況。
買超→買進的數量或金額超過賣出的數量或金額,代表看好該股的人較多。
賣超→賣出的數量或金額超過買進的數量或金額,代表看壞該股的人較多。

資券交易:

在股票上的信用交易,主要就是「融資」或「融券」兩個名詞。這是對於想買進股票而資金不足或想賣出股票而欠缺股票的投資人,由證券公司提供資金或股票予以融通的一種交易方式。

(1)融資:
融,就是融通,也就是借的意思;資,就是資金,所以融資就是借錢的意思。投資人預期股價會上漲,卻沒有足夠的資金,於是自備部分資金向證券公司借一定額度的資金先行買進股票。待賣出股票後,再將賣出所得的錢加上利息本金後償算。

(2)融券:
券,就是股票,也就是借股票的意思。投資人預期股價會下跌,因此向證券公司借股票,先行在市場上賣出,賣出之價款則作為擔保品,等到股價下跌才買回股票還給融資機構以賺取價差。

(3)融資餘額:
當日收盤為止,融資累計的金額,叫做「融資餘額」。

(4)融券餘額:
當日收盤為止,融券累計的張數,叫做「融券餘額」。


當日沖銷時應先查查個股資券訊息:

(1)停資:
當股票在以下幾種情形發生時,證交所及櫃台買賣中心得公告暫停該股票之融資交易,稱為停資。
 1.股票變為全額交割股。
2.下市。
 3.有鉅額違約交割情事。
 4.股價波動過度激烈。
 5.股權過度集中。
 6.成交量過度異常。

(2)停券:
當股票在以下幾種情形發生時,證交所及櫃台買賣中心得公告暫停該股票之融資交易,稱為停資。
 1.股票變為全額交割股。
 2.下市。
 3.有鉅額違約交割情事。
 4.股價波動過度激烈。
 5.股權過度集中。
 6.成交量過度異常。

(3)融資追繳:
授信機構為保障自身利益,在授信期間內融資買進股票需在一定的擔保維持率之下,如果不足規定之最低標準,融資戶必須在三日補足差額,稱為融資追繳。

(4)融券回補:
授信機構為保障自身利益,在授信期間內融資買進股票需在一定的擔保維持率之下,如果不足規定之最低標準,融資戶必須在三日補足差額,稱為融資回補。

(5)融券標借:
為融資融券交易之融券餘額超過融資餘額時,證券公司於次一營業日或再次一營業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市場以公開方式向該種股票所有人標借、恰借或標購等方式取得該項差額股票,以依交割或還券之用,由交易所會同辦理,標借股票之借券費用,最高以不超過該股票標借日之前一營業日收盤價格5%為限。
現在,我們來看看用現金買賣股票和用融資、融券買賣股票的差異:

帽客:

當日沖銷的學名叫做「資券相抵交割交易」。可見當沖必須運用融資、融券這些投資工具,才能進行沖銷交易。
有人把經常從事當沖交易的人,稱為「當沖客」﹙Day Trader﹚或「帽客」。在股市當日搶進搶出、從中賺取股票差價的行為,在台灣,被稱為「搶帽子」。所以,常常「搶帽子」的人,就叫做「帽客」。
在股價還處於較低的價格時,先行以融資買進,等股價有一定的漲幅後立刻以融券賣出,在一買一賣之間賺取差價,叫做「搶帽子」。這就是所謂的「當日沖銷」,簡稱「當沖」,或稱為「當軋」﹙當天軋平的意思﹚。

1998年9月3日,台灣官方規定在平盤以下的價位不得融券放空。由於此一打壓空頭氣焰的措施,倒也限制了當沖操作的空間。因為先買後賣的結果,一旦股價跌落平盤之下,當沖者便軋不掉了。所以,根據各方的統計,玩當沖的人雖然不少,經常成功的卻也比例不多。


拔檔:

而如果投資人在同一天內,當股價較高時先以融券賣出,等股價回軟下跌時,以較低的股價融資買回,則叫做「拔檔」。也有人把這種操盤術,稱為「拔檔子操作法」。這也算是一種「當沖」。
但是,目前中國大陸的股市,是不准當沖交易的。因為根據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八十七條,就指出:證券公司不得在當日就同一批證券買入又賣出。
對岸沿海的一些股票族,也有人把昨天買的股票,作基本的籌碼,然後再以先買﹙買與昨天一樣數量的股票﹚後賣﹙賣昨日買的股票﹚的方式玩「當沖」。萬一賠了差價,就說:「唉呀!搶帽子沒搶好,卻搶到鞋子!」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當日沖銷」對投資人至少有以下幾種好處:

(1)可以作空:作空是股市老手的特殊賺錢方式,有時股市隱藏著殺機,很多人明明知道「今天盤勢非下不可」。可是,他若沒有融資融券的資格,就沒辦法先「融券賣出」,待尾盤時再以「融資買進」補回。當日沖銷作空的人當天軋掉,永遠不必擔心明天突然反彈怎麼辦的問題。

(2)落袋為安:理財要精打細算,首先就要確保獲利,才不會失去先機。早年台灣股市崩盤時,財政部長郭婉容安慰投資人說「股票不賣,就不會賠。」其實,當你的股票還沒結清時,固然還很難說是是賠錢;但手上若有獲利的股票,如果不賣掉,卻也還不能說是「賺錢」。手上有股票,它的淨值永遠是未知數。而當沖交易卻是透過資券沖抵、結清、註銷交易,讓差價的獲利實現的方法。

(3)減少損失:既是當日沖銷,就不會把任何投資本錢留到明天,所以可以避開投資環境、新聞報導、市場消息的影響,而免除股票淨值鉅額的損失。例如台灣在1988年9月24日宣布恢復課徵證所稅,造成無量崩盤,手上有股票的人根本來不及逃,應使資深的投資人記憶猶新。即以近年的美伊無預警開戰、911意外的恐怖攻擊事件,乃至2004年3月22日總統大選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也因政情動盪疑慮,出現歷史第六大趺幅6.8%!諸如此類的意外利空,使投資人損失慘重。如果前一天你的持股就已「當日沖銷」掉了,便無此顧慮。

(4)無本生意:除了必要的手續費之外,當日沖銷因為在投資人在當天就已把同一數量的股票軋掉,達成沖抵、結清、註銷交易的行為。所以幾乎自始至終都不必先繳付任何本錢,就可以完成交易,堪稱是借雞生蛋式的「無本生意投資術」。

(5)交易方便:當沖交易的手續非常簡單,你可以在自己家裡進行交易,一步都不必出門,採用電子下單的方式,把當沖搞定;即使用電話下單,也只要運用股票交易的同一位營業員就能處理。事前不需交錢,事後也不必多勞費神。

(6)快速積財:一年有五十二周,每周有五個交易日。換句話說,一年約有兩百六十天可以玩當沖。一個當沖高手每天平均賺個七千七百元,一年就有兩百萬元,五年就是千萬富翁。筆者聽一位億萬富豪說,有了一千萬,要以錢滾錢,衝到一億元,是很快的。此話不知是否實在,不過,相信只要不貪﹙貪容易失敗﹚,持續不懈地努力,應當不難完成千萬富翁的理想。

(7)克制貪念:常玩當沖的人,會慢慢從失敗中求得經驗,其中一點是大家共有的,那就是可以學會克制「貪」與「怕」的兩大人性弱點。為了多賺幾毛錢而在高檔遲遲不肯軋掉,最後只能賣到低價;為了少賠幾毛錢而在股票突然轉弱時遲遲不肯軋掉,最後只能賣到最低價...諸如此類的失敗經驗,慢慢就會教會投資人了解「樂極生悲」、「否極泰來」的哲理。

(8)鍛鍊功力:股市操盤,過去有專家以「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的理論,希望投資人「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然而隨著國內環境的改變,如今有很多贏家已經證明專家的說法也有商榷的餘地。因為不少人正是由於毫不關心手中的股票,只盼時間的累積,達到聚財效果,結果越等股價越低,尤以部分電子股情況最嚴重,有些股價已腰斬再腰斬,豈能毫不驚心?當日沖銷,則是一種高出低進的手法,累積了經驗,也就累積了如何聚財、保值的功力。

當日沖銷的缺點

(1)新手野心太大:1985年,台灣股市因爆發了十信金融風暴,政府一度取消了當日沖銷的交易制度,不料,反而讓私下進行的「空中交易」非法組織坐大,擾亂了股市的正常交易。到了1994年1月,政府有感於市場成交量萎縮,不利經濟發展,才又恢復了當日沖銷的制度。可見官方認為當沖交易是一體兩面的,有利有弊。

當沖最怕碰到新手,新手偶而賺到錢時,會慢慢變得野心太大。當沖交易如果僅是高手參與,問題還小,偏偏太多不自量力的新手食髓知味,動輒以非財力所及的數量去玩當沖,企圖一步登天,結果人算不如天算,一旦當沖不成,反被當沖軋,常常造成「違約交割」的慘狀。在台灣數次的崩盤過程中,不知有多少人被「斷頭」,可不慎乎!

(2)容易加倍賠錢:「自律」是贏家的護身符,資金控管是贏家最重要的守則。但是,玩當日沖銷的人經常缺乏「自律」,也就是缺乏「風險意識」。由於使用融資融券是一種「財務槓桿」原理的發揮,它賺錢時固然加倍獲利,但賠錢的時候,也是加倍虧損。

舉例來說,2009年10月2日鴻海的股票﹙代號:2317﹚平盤是129元,甲和乙同時用26萬元的資金買進鴻海,價位都是130元。假設甲用的是融資,乙用的是現金。結果當天臨收盤時跌停板了。甲被嚇得以市價﹙跌停板﹚賣掉了,結果如何呢?
甲一張鴻海只要四折的資金﹙約5.2萬元﹚,所以大約可以買5張左右。當天跌停板是120元。差價便是10元,先不管手續費多少,10元×1000股×5張=5萬元。大約一天就要賠上5萬元了。
而乙呢,他只能買2張,不管手續費多少,10元×1000股×2張=2萬元。當天淨值約略賠上2萬元。當然,現金買賣,當天股票是不能賣的。但無論如何,甲的損失絕對遠在乙所能想像的範圍之外!

當沖是製造成交量的大功臣。許多新興的綜合券商或專業經紀商大股東或營業員,為了製造業績,經常針對較熱門股票大量進出,作當日沖銷或是隔日買賣,這也激起了一些投資朋友的學習、模仿之心。
不過,當沖能不能玩呢?據筆者看過的股票書來說,幾乎十本有十本是投反對票的。大部分作者都提出各種數據證明當沖是「輸多贏少」的。當沖,真的那麼恐怖?成功率那麼低?那麼容易令人傾家蕩產?
那也未必。筆者的一位擔任高級營業員的朋友,就曾告訴筆者,他的一位老客戶即以一百萬元的資金,玩到兩千萬元。那人行事非常低調,否則早就上了財經版人物了。「江山代有才人出,長江後浪推前浪」,這話一點不錯。筆者的朋友中擔任投顧老師的很多。其中一位就曾告訴筆者,在某一個號子中,有一位年輕小伙仔就是天天在玩當沖,而且他親眼目睹其功力是一流的,快、狠、準,找到強勢股,低檔就買,高檔就出,動作乾淨俐落。
是的,照筆者看,這個世界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不必老是活在失敗者的陰影下,多交成功的朋友,多檢討自己的技巧;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的老師,不要隨便踏上當沖的死穴。那麼有什麼可怕的呢? 


操作靈活:別怕營業員賺手續費 

一位企業家說過:「不讓人賺錢的生意人,不是好生意人。」凡是成功的企業家,都是信奉這條格言的。
有些股票高手相當小看「當日沖銷」的威力,認為每天沖來沖去,太小兒科了。甚至說,簡直就是追求蠅頭小利的「打工」行為!他們認為搞當沖的人,事實上只不過是不斷幫營業員製造業績而已。
這一點,筆者並不十分同意。因為極短線的操作,對操盤的敏感度訓練、股性的了解,其實是很有幫助的;何況,如果每一次都成功,便可積小錢為大錢,也不必擔心隔一天突然發生驚天動地的大利空,而連跌七、八個停板!
此外,幫營業員製造業績有什麼不好呢?「不讓人賺錢的生意人,不是好生意人。」你賺大錢,他﹙她﹚賺小錢,這就是一種「分享」。
在商業社會,做生意總要有夥伴、有幫手、有朋友。你照顧了別人的利益,實際上也就是照顧了自己的利益。做股票也是一樣,你要發大財,一定要讓你的同行、你的營業員發小財。這樣才會得道多助。


如何改價:別怕麻煩

當沖要取得先機,在股市開盤之前,就應掛價呢?還是等開盤之後,視情況再行掛價?這當然必須依個案來作決定,不可一概而論。不過,如果所選擇的個股非常看好或特別看壞,都有必要預先掛排。
非常看好的個股,可能:

(1)跳空漲停──如果一價到底,就沒得玩了。所以,如果預估它會如此強勢,最好掛在漲停板價下面幾檔,例如漲停價是20元,可掛19.8元;漲停價是40元,則掛39.6元。然後等開盤後再取消﹙沒買到﹚或立刻掛漲停賣出﹙已買到﹚。

(2)開在漲幅3%以上,此股容易發展成漲停板。所以,先在第一筆買到幾張﹙開盤前即以市價掛進,必可買到第一筆的價位﹚,可免失之交臂。一旦下滑幾毛錢,便可再以市價搶掛較大量的買進張數。賣價當然就在漲停板邊緣了。這樣的當沖,可遇不可求。搞得好,短短幾分鐘內,你已成功完成一項成功的當沖交易了!
此外,當你特別看壞某一檔個股時,它可能會開出跌停板。但因各項技術指標已顯示它會戲劇化演出﹙如已跌夠了、股價的技術線型已修正滿足了,預估會被投機的買盤由跌停推升到漲停﹚,那麼也該在盤前市價掛進小量,以掌握第一筆的成交;然後再看「五筆買賣單掛進的數量」,伺機而動。
從事當沖交易,在盤前掛進,應有「試盤」的觀念,不宜大剌剌地大量敲進。就像在試「水溫」一樣,才不會因動作魯莽而遭燙傷。按照目前的股市遊戲規則,早上八時半敲進的,是由電腦隨機撮合的,所以多分幾筆﹙如要買十張,不如細分成十筆﹚,成交機會較大;而九時開盤之後,則依掛排順序排列優先次序。
每一天的股市,盤前、開盤後,甚至中局變化,都可能有很多出乎你意料之外的情況,所以我們的思考、對個股買賣的設價,也必須隨著盤面的變化而變化。不必拘泥於某一種方法。
為了讓設價更精準,就必須時時檢視先前的價位是否得當。必要時,應迅速請營業員加以更改,千萬別怕給營業員添麻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