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雄
陈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8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式太极拳的步型和手型

(2014-01-27 22:48:16)
标签:

太极拳

分类: 原创

 

                   杨式太极拳的步型和手型

                                

http://s14/mw690/002ht1Vfty6LpMNIP0h4d&690

http://s9/mw690/002ht1Vfty6LpMOkVbW08&690

http://s1/mw690/002ht1Vfty6LpMOQ3HWf0&690

http://s14/mw690/002ht1Vfty6LpMPfRtb5d&690

http://s9/mw690/002ht1Vfty6LpMPG4sMa8&690

http://s14/mw690/002ht1Vfty6LpMQ6xRP5d&690

http://s3/mw690/002ht1Vfty6LpMQt3eqa2&690

http://s3/mw690/002ht1Vfty6LpMQT3to72&690

http://s15/mw690/002ht1Vfty6LpMRjlaS6e&690

http://s5/mw690/002ht1Vfty6LpMSmZjC24&690

http://s6/mw690/002ht1Vfty6LpMSUQHXd5&690

 

视频: 杨氏太极拳的手型2的链接网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wOTUwNDI4.html

视频: 杨氏太极拳的步型2的链接网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wOTQ5ODEy.html

   

    传统太极拳步型的内涵技术是这样的:一是身体中正,虚领顶劲,松腰塌胯,重心稳定。步型承载全身重量,保持身体的中正,使人身重心投影线落在重心支撑面内,是稳定的重要条件。这是力学原理决定的。所以,做好步型必须做到尾闾中正,上体正直。二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降低身体重心。力学原理告诉我们相对重心位置越低越稳定。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各个环节重量下沉,特别是利用气沉丹田、膈肌下降使腹部充实,降低人体重心达到人体稳定。三是开胯圆裆,扩大底面。下肢腹股沟内缩,两腿有内外对向撑力,支撑八面之意,无形中扩大了两腿所围成的支撑底面。避免夹裆、敞裆的毛病,以提高稳定性。杨式太极拳的步型如下所示:

    1、站立步——两脚开立,膝盖伸直,两脚尖垂直于前面。意念百会穴、檀中穴、会阴穴联成一线垂直于地,从上往下松到脚底。比如拳架“预备式”、“收式”的步型就是站立步。

    2、平行步——也叫开立步。两脚开立,宽距不宜过肩。膝微屈,两脚尖微外撇。两脚距离与肩同宽,松腰坐胯,含胸拔背。比如拳架“十字手”、“云手”的步型就有平行步。

    3、弓步——前面实腿全脚着地屈膝前弓,膝盖不可过脚尖,以膝盖垂直于地面为较好;后面虚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朝斜方向大约45°。七分重心在前面实脚,三分重心在后面虚脚。前腿要沉胯,后腿要塌胯。前后脚距离的宽度是20至30厘米,不能站成一条直线。比如拳架“搂膝拗步”、“搬拦捶”的步型就有弓步。弓步的虚实转换值得注意,前脚用劲就是前脚为实,后脚用劲就是后脚为实。

   4、侧弓步——实腿屈膝下蹲,膝盖不可过脚尖,以膝盖垂直于地面最佳;另一虚腿向体侧伸出

高仆步状。如拳架“单鞭”、“扇通臂”的步型就有侧弓步。

    5、虚步——实腿屈膝支撑,另一虚腿脚尖点地。八分或九分重心在后面实脚,二分或一分重心在前面虚脚。含胸拔背,松腰塌胯。后脚坐实,前脚虚到能踢出去。比如拳架“白鹤亮翅”、“上步七星捶”的步型就有虚步。

    6、川字步——后面实腿屈膝下蹲,身往下沉,松腰塌胯的坐稳,七分重心在后面实脚。前面虚脚跟点地,脚尖略提起,三分重心在前面虚脚。两脚相距大约半步,上身正直。气一吸在脊背,一呼沉于下丹田。比如拳架“提手上式”、“手挥琵琶”的步型就有川字步。

    7、丁步——实腿屈膝半蹲,重心在屈膝腿上。另一虚腿以脚前掌着地点于支撑腿脚侧。八分重心在实脚,二分重心在虚脚。松腰塌胯。比如拳架“海底针”的步型就有丁步。

    8、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相距约三脚宽;两腿屈膝下蹲,膝盖与地面垂直,不宜超过脚尖。大腿稍高于水平,沉胯敛臀;上体正直。两脚内扣,两膝外展;虚领顶劲,松胯圆裆、敛臀。比如拳架“云手”的步型就有马步。

    9、半马步——前脚尖微内扣约10度,后脚横向外摆约45度。两脚纵向相距大约2至3个脚长,两脚横向相距15至20厘米。四分重心在前面虚脚,六分重心在后面实脚。虚领顶劲,松胯圆裆。比如拳架“倒撵猴”的步型就有半马步。

    10、倒插步——两脚相距大约45至65厘米,重心移至前面实腿支撑,另一后面虚腿向支撑腿后横迈一步,前脚掌着地,脚跟踮起,支撑脚全脚着地,脚尖外撇,膝部屈弓。左脚在前,称为左交倒插步,右脚在前,称为右倒插步。七分重心在前脚,三分重心在后脚。松开两脚腹股沟,身势沉下来。比如拳架“搬拦捶”、“披身左踢脚”的过渡动作步型就有倒插步。

    11、仆步——实腿弓膝塌劲,身体重心在实腿;虚腿伸直下仆,右脚全脚掌着地。松开实腿腹股沟沉下来,虚领顶劲,松腰,垂臀。注意的是两脚跟不可离地。比如拳架“抽身下势”的步型就有仆步。

    12、独立步——一腿微屈或伸直支撑,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水平。独立脚往下松沉。提膝脚往上松起,脚尖自然下垂。比如拳架“金鸡独立”的步型就有独立步。

手型:

   ——掌的部位含有掌指、掌心、掌根、掌背、掌外缘。掌要求五指自然伸直,互不靠拢,但也不要太开,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圆开,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张,以自然舒适为度。掌型有如下八种1、坐腕立掌:坐腕,手心向前。如 “搂膝拗步”、“扇通臂”的推掌等。2、不坐腕的立掌(也称塌腕立掌):不坐腕,有前立掌,手掌向前微俯,手掌松塌在腕骨上。如“倒撵猴”的前掌、有手心向左右的立掌;如“肘底捶”的上掌等。3、仰掌:手心向上的掌。如“高探马”的后拉掌、“翻身撇身掌”的背击掌5、俯掌:手心向下的掌,如“白鹤亮翅”的左掌、搂膝掌等。4、横掌:手心向前,横向摆掌,如“白鹤亮翅”的上掌。5、扣掌:掌根向里微扣,如“转身摆莲”开始的双掌。6、垂掌:手掌指尖向下,如“起势”、“收势”垂落腿侧的掌。7、直掌:手掌伸直,如“起势”双手往上抬起的掌。8、侧掌:掌心向里或偏向里,不论手指尖向何方都是侧掌。如“掤手上势”、“揽雀尾”的掤臂之掌。9、插掌:击打的劲道贯通到手指尖的掌,如“海底针”、“白蛇吐信”的穿掌。10、合掌:两掌心在意念、劲道相合的掌,如“提手上势”。11、美人手掌:该手掌由郑曼青传授出来,手型若古典美人,手腕平平,手不露筋。相对于传统的竖掌,在作用上有极大差别。首先,腕部松开后,从指到掌到腕,乃至肘、肩一路而上均放松净尽,于是敏感度较竖掌强。不同的掌有不同的劲点,分清劲点所在之处,能有助于意到气到劲到,比如坐腕立掌的劲点在全掌或掌根,横掌在掌外缘,仰掌、俯掌在虎口或中指、食指等等。无论是练拳和推手,掌握掌的劲点是十分重要的。杨式太极拳要求手出有名,手打的方向,位置具有攻与防的意识,所以对手掌的仰俯、手的前后左右运转要讲究用意,不宜随意出手。

   ——拳的部位含有:拳心、拳背、拳面、拳轮、拳眼。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压在食指、中指的指骨上。拳眼中能容下一食指。用拳的类型有:1、立拳:拳眼向上或向下为立拳,如“搬拦捶”的拳等。2、扣拳:拳腕稍向里扣、,如“双峰贯耳”的双拳;拳腕稍向内扣,如“左右搂膝指裆捶”的拳,该拳用拳背或腕骨击人。3、仰拳:拳心向上,如“撇身捶”的拳。4、俯拳:拳心向下的拳,如“搂膝栽捶”的拳。杨式太极拳的出拳均含意念和劲点。比如立拳,一般在拳面,仰拳在拳背等。

    勾手——勾手做法是五指并拢下垂,勾尖朝下,如单鞭式右直勾手。勾手的劲点在腕根。

   ——肘的部位含有肘尖、肘臂。练法和用法分为肘势肘击,这是两种有区别的技艺。

 

                                           整理于2013年8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