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蛤蟆山上的古稀人

(2018-03-12 14:37:04)
标签:

情感

http://s12/mw690/002hrEvnzy7iPU4KBpF5b&690

春风拂煦,初暖乍寒。

2018年植树节的前一天早上,宁晋乐途户外俱乐部一行三十多人,迎朝阳踏征程、抱爱心携善助,赶往内丘的蛤蟆山,寻望四代“蜗居”山上、而今已入古稀之年的老哥俩。

http://s4/mw690/002hrEvnzy7iPUDsViPc3&690

约莫9点钟的时候,我们来到蛤蟆山脚下的酸枣坪村。冰碴下的潺潺溪流,像是诉说着严冬的凄厉,又宛如承载着期至的春潮。大家背负手提装满食资与信心的包裹,在向导的指引下,沿一条似有似无、崎岖坎坷的僻静山路,接踵而攀。惊起的鸟儿,似乎在向山中“大王”通秉着“陌客来也”。

http://s7/mw690/002hrEvnzy7iPUyaHe6a6&690

伴随着愈来愈陡的山路,大家的蒸气也愈来愈浓。人人的嗓子,也渐如陋漏的风箱,紧拉劲推都难以赶趟。可大家,确初心不改,勇往直前。

http://s5/mw690/002hrEvnzy7iPUtTxSQa4&690

大概一场足球赛+加时赛的功夫,穿过一片梯田,憩登相间中抬望俯视,一座古迹般的石头房子,便映现在我们的窥眶里。登来虽非一鼓作气,但大家展示的,却是“再而高、三而烈”的场面。

http://s9/mw690/002hrEvnzy7iPU8z9Dqd8&690

临近石房,几声犬吠,惊得一老者现得身来凝望我们。待我们晤面,解释来此目的后,老者崇喜中赶忙搬出两条长凳,声声“坐吧、坐吧”中,使我等倍感陋室流露出的堂皇感激。大家争相捐赠特拎物品或随身食物,并由代表,代宁晋职中因事不能成行的两位教师,向老哥俩送去200元慰问金。看得出,老哥俩热泪盈眶中,透出的百感交集难以言表——就像其居宿餐饮那样难以言表。此时无声胜有声!

http://s5/mw690/002hrEvnzy7iPUn4n9aa4&690

大家嘘寒问暖中,得知哥俩中的老大几乎常年卧床,完全没有了劳动力,且不能自理,举家靠老二耕种几块靠天吃饭的薄田维系生活。生个灾闹个病啥的,举目无亲、低头无故的他们,只得花俩多小时下山求助。

http://s2/mw690/002hrEvnzy7iPUp2g7f41&690

据悉,石房上方高高耸立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是几年前来自省会的一好心团队捐按的,现在依然微微放着光芒。一些面粉、食油、衣物等日用品,也是来自好心人的捐赠。原先这山坳里,散居着50来户人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已陆续迁到山外。如今这里不仅唯此一家,而且也只剩下这72岁的瘫痪哥哥,靠68岁的弟弟依山傍水维生了。努力睁目向其“主卧”张望,顿然间浑浑噩噩,全消了“御榻在嵽嵲”的诗境。于此,群情惝恍中,不禁笼罩的山影雪光里,满是弥漫的黯怜思荡······  

http://s12/mw690/002hrEvnzy7iPUhqUVtcb&690

通过一番了解我们又知,五年前,县里领导特意登门慰问过他们。临别时,他(们)冀语悦言中充满希望:可能不久的将来,会易居到山外那个宜居的白鹿角村——因为他们原本就属于该村,现在理应“认乡归村”、加入到“振兴战略”队伍中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