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
(2012-04-11 16:46:51)
标签:
允礼梅村《古意》珊瑚董鄂氏杂谈 |
“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掌上珊瑚怜不得,却教移作上阳花。”出自梅村《古意》,是其中的第六首。原意叹辟疆失爱姬董鄂氏,而后者步入宫廷成为顺治宠妃。嬛嬛得允礼假托贺礼之名相赠的“珊瑚手钏”,读出其中一段难舍的衷肠。个人认为这两句诗引用得极好极妙,珊瑚般美好清丽的爱人自己留不住留不得,还要被亲手送回宫中重浴皇恩,何其无奈何其自责。巧的是《古意》第四首还有句“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见尚低头。”若引来形容嬛嬛的愧意,想来也很合适。
昔日泛舟湖上,允礼将嬛儿比做西施,甄嬛嗔怒。她说范蠡将心爱之人西施奉于吴王,是何等薄情,想来日后重游太湖,也不复从前少女情怀了。谁知造化弄人,日后一语成谶。最清醒莫过嬛儿,然明知道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隐患,却身不由己。最痴情莫过允礼,但得知如果送嬛嬛回宫可“添其荣光”,给她多一份保护,便狠下心拼死相助,一无反顾。嬛儿心念家族荣辱安危,而允礼因身份所困一生淡泊自抑,终于一场“白头不相忘”的桃源爱情变成“庄生曉梦”的悲剧,怎能不让人扼腕叹息,长痛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