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清小说读后

(2025-01-27 21:30:38)
标签:

明清小说

读后感

分类: 阅读笔记


刚在微信读书上读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明清小说鉴赏辞典》。

该辞典认为: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从记载实录为主到虚构幻设为主的发展道路。唐宋文言小说的出现与发展,使小说文体摆脱了子史的附庸身份而获得独立地位;而宋元话本的出现到明清白话章回小说的繁荣兴盛,则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达到又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还有,中国小说发展到明清时代,可谓文备众体,百花竞艳,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尤以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及清代三大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与《红楼梦》为杰出代表,在中国小说史乃至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辉煌的地位。

从明清小说总体来看,该书提到:明嘉靖年间《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刊刻和风行,随之而来《西游记》写定,第一部个人创作的长篇通俗小说《金瓶梅词话》也问世,很快地还兴起了编著章回体通俗小说的热潮;同时,以“三言”“两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和文言小说也进一步兴盛起来。清康乾以后,随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不论是《醒世姻缘传》《玉娇梨》等世情小说,还是《水浒后传》等英雄小说,或者是《西游补》等神魔小说,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而成,也就是说,不再是整理民间话本了。通俗小说进一步雅化,产生了《儒林外史》《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文言小说也达到了最高峰,出现了像《聊斋志异》那样的杰作。后来,在大量引进西方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热潮中,掀起了“小说界革命”出现了“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从题材来看,明代的“四大奇书”实际上奠定了明清小说创作的四种基本类型,《三国志演义》是历史小说,《水浒传》是英雄小说,《西游记》是神魔小说,《金瓶梅》是世情小说。后来还有一种公案侠义小说,较著名的有《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清代的《三侠五义》等。

以上提到的所有书,都在这辞典中提及,或节录、或全文,然后大家们(基本上都是该研究方向的专家教授)对小说本身和小说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讲解。说实话对小说本身就是一看一过,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些讲解,我以为这些教授的讲解,既让我更多地了解了某篇小说,更开阔了我读小说的思路。

辞典分“明”“清”两部分,介绍了明63位、清106位作者的作品。令我意外的是本书甚至包括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陈天华的《狮子吼》两篇小说。这两篇小说如果不是在这里读到,我可能不会去找来看,而学校历史课上就知道的两位革命者居然会用小说去宣传自己的见解,增加了我对当年那些维新派、革命者的敬意。

有机会遇到《明清小说鉴赏辞典》还是很幸运的,虽然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似的了解,但也是有了初步印象。感觉,也许因为明清小说和当时的说书非常相关,所以为了迎合说书的听众,小说内容都很市井,很有烟火气,即使神魔小说,也是和当时日常生活很接近。

虽然时光过去了这么多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还是可以从人们如今的为人处世、生活观念中窥测到文化的延续。这便是读书的乐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过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