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门

(2024-12-14 20:17:27)
标签:

城市

五十

分类: 行旅随感

江门自元朝在肆水(西江)出口江门海西岸形成商贸墟集,始称江门墟,有“中国侨都”之誉。据说江门市因地处西江及其支流蓬江的汇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也有把此地作为西江进入珠江的重要门户的意思。

我的江门之行是从“启明里”开始的。启明里是江门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华侨古村落之一,1914年华侨黄黎阁在此首建启明楼,片区由此得名,是江门现存最早、保留最好、最成规模的侨居历史起源点。这是一片二层或三层青砖木楼罗列的片区,楼宇之间间隔很窄,一米多宽的样子,干净整洁,且有铜画、小巧明晰的各种景点介绍牌罗列在砖墙上,很有些惊艳的味道。徜徉其间,店铺、饭馆的招牌和楼宇很搭,不招摇,走进去,店员也是安静的样子。是我的眼光、还是那些古楼的氛围,或者只是凑巧造成这份宁静,不得而知。

由启明里向东向南几百米处就到了三十三墟街,三十三墟街名称源于水埠头的33级青石板梯,据说这些青石板楼梯建于清光绪年间,因为电视剧“狂飙”在此取景,形成新的旅游热点。据说明朝初期,这里就是商贾埗头,是趁墟者进入墟场主要通道。这里的埗头、趁墟者、墟场都是与北方不同的名词,也是令我好奇地不停地走在路上的由头。这里有江门有名的“三桁瓦”著名刀具品牌,品牌源于清末余氏兄弟在埗头旁,开设只有三条桁瓦那么宽的铁铺,打制菜刀、剃刀、剪刀等,故刀具取名“三桁瓦”。

三十三墟街东边临蓬江是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是江门的发源地,是元末至今,烟火不息的滨水商埠典范,是侨资旺乡,近代变革实证地,是儒学兴盛,人才辈出的白沙故地,是三山汇聚,两江勾连的江门原点”这是一个正在修的街区,但从这一段介绍可看出江门的底蕴。陈白沙是明朝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和诗人,有“岭南学派第一人”之称。

闲步在江门的大街小巷,寻找着历史的蛛丝马迹,旁看着今天的热闹生活,我不禁感慨:日子久了,过去的年月就渐渐消失了,那些人那些事都散落在风里了。可是像张泌说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多情的明月从远古走来,俯视着人类的点点滴滴,不经意间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更迭着风土人情。江门是侨乡,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江门人,用当地的方言记录着根脉,也会用一些生活小事,延续着属于江门的印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阳江
后一篇:中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