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2024-11-20 19:55:27)
标签:
城市三十五 |
分类: 行旅随感 |
安徽我涉足的地方不多,芜湖是我早就惦记着的,因为早些年工作中接触过芜湖大桥的项目。“芜湖”者没有湖吗,还是长满了芜草的湖?这些是我当时的望文生义。这一次到芜湖找了度娘才知道:芜湖市地处长江下游,古地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20千米的水阳江南岸,鸠兹地名最早记载于公元前570年。公元前109年,芜湖置县,因“蓄水不深而多生芜藻”得名。芜者杂乱,或者丛生的荒草,并没有一种名之“芜”的草或者藻。这样看来临江的芜湖曾经杂草茂密。
我到芜湖已是黄昏,夜色中我到了江边,是青弋江的中山桥附近。沿青弋江江边步道向西不远,十几分钟就走到了中江塔,也就看见了长江。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1618年,清康熙1669年续建落成。为楼阁式砖木结构,斗拱出挑,飞檐戗角,五层八角,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夜晚为江上船舶导航,现如今已无此功能。中江塔简介说:“古时兴建此塔,除有镇住青弋江口,守持长江中流关锁,具有军政经济意义之外,还可弥补芜湖神山、赭山、镜湖、白马山等六秀之不足,以增添芜湖景色”。
后来,我沿着长江走了走。从中江塔向西北沿长江行走,看得见长江上往来频繁的船只,有客船也有货船,至此才真切见到长江水道的繁忙。走500米左右到滨江广场,其路北即是天主教堂,再沿江走不到1000米便是“芜湖关”红砖楼(老芜湖海关)。出海关往东往北就离开了长江。沿北京西路走到赭山西南角下的“翠明园”——“芜小园”(芜湖口袋公园的昵称)之一,翠明园东有上山阶梯和山道,不到500米便到赭山公园的中山堂,向东向南向山下不到200米便是广济寺的后山门。抬眼,先看见的是一面大大的写有“佛”字的黄色山墙,在古木山形掩映中尽显佛家味道。芜湖广济寺建于唐代,传唐开元年间(719年),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华,经过长途跋涉,在寺内修持三年,后去九华山开创地藏道场,因此广济寺又称“小九华”有“九华行宫”殿。广济寺有“赭塔”又叫“宋塔”“广济寺塔”,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塔高五层,飞檐铁马,八面玲珑,每层外墙镶嵌着佛像砖雕。塔和“九华行宫”是连体的。芜湖广济寺是安徽四大寺庙之首,依山而建,大雄宝殿后面的几个殿塔很紧凑。
青弋江边有芜湖古城,古城有各种店铺,各种美食房、饮料屋,还有年轻人的一次元潮玩等我看不懂的各种小店,感觉时尚而热闹。作为古城,芜湖古城有“衙署前门”和“廉泉”等古迹。“衙署前门”始建于宋沿用至清代。北宋时芜湖筑有土城,城内设衙署,署门对着青弋江渡口。署门屡毁屡修,现木构建筑为清同治年间重修。“廉泉”是据芜湖县志记载古城有此泉,现在是一直饮水点。
来到芜湖才知道,芜湖车牌号为皖B,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啊,这个沿江重镇,早年也是通商口岸的。逛了几个芜湖的景点,算是对芜湖有了点儿直观的认识,芜湖没有叫“芜湖”的湖,但却有好几个湖,也算是水乡泽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