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于泰顺

(2023-10-16 18:53:58)
标签:

泰顺

记游

分类: 行旅随感

记不得哪里看见说是泰顺有宋朝遗留下来的廊桥,而且宋以降陆陆续续建了很多廊桥,可谓廊桥之乡,便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看,直到今年才成行。

我一直有些喜欢桥,说不清为什么,总是对各种各样的桥,心存好奇,所以会留意一些桥的消息。有一年,估计就是2016年吧,新闻中说古廊桥被暴雨摧毁,心下凄然,便更想抓紧看看其他的桥了。

终于泰顺,选择在廊桥边的泗溪镇上的一家民宿住下。据说北涧桥桥下便是四溪交汇处,东溪南溪北溪西溪四条溪水,也许这便是泗溪镇名称的由来吧。

放下行囊,出门往右沿田边小路过去即是北涧桥。穿桥,走石蹬过河(即九曲溪),过了九曲溪有一没有连廊的桥,有人说是溪东桥,心下腹诽,又没有廊怎么是溪东桥,是就是吧,反正我又不知道。但既来看廊桥,便又根据导航沿东桂线走2到南阳桥。乡间公路,远山黛眉,虽是盛夏,但并不很热。走到玉岩村便见南阳桥。我看不出什么架式,但觉得是不如北涧桥气派。但确实像是旧日遗存。

第二天,租了车,一个一个桥去探访。说是访桥,但也顺便看看古村落,比如雅阳镇塔头底古村落。塔头是般若塔的意思,但是现在已经不见了塔。去塔头村路过沐峰永福桥,桥上标注的是安福桥,我也不知哪个准确。又往胡氏大院儿,路过东溪乡采茶舞曲诞生地。到雪溪的胡氏小宗祠,看见很有年代感的建筑,也在修缮着。往古村库村,路过筱村的文重桥,是全国重点保护点。库村,是个现在还有人居住的村子,这也是我们此行最远的地方。回返往徐岙底村,路过南浦溪上的福庆桥,号称是最长的廊桥。又探访了薛宅桥,以及文兴桥,这两座桥加上文重桥,三座桥是很有名的古桥,在2016915日的洪水中都被冲毁,目前已修缮完毕,基本上是重修,把旧的物件捡拾修整补修而成。

晚上安步闲逛,却发现了真正的溪东桥,离北涧桥几百米在其西南方向,也叫泗溪上桥(溪东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度娘说,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重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道光七年(1827年)年大修。桥长41.7米,桥屋15间,廊屋高10米,净跨25.7米。桥由二层共骨相贯而成,由九节拱骨并排与另一层八节拱骨贯穿搭置,自成稳固的梁架。在拱内又置三角形木架,加强横向力的作用。为了保护拱骨和梁柱,防止风雨侵蚀,两侧都装有风板。是泰顺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桥之一。泗溪下桥(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桥长51.7多米,宽近6米,高11.22米。桥面呈曲拱状,上建桥屋数十间。似乎北涧桥更有名,但看着溪东桥更有气势。

桥一般是架于河上以便通行的,所谓廊桥就是一种桥上有屋檐即回廊的桥,可以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用途,有的廊桥还有供人暂居的房间,有的地方也叫风雨桥。据说历史上的泰顺,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们出外行走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按照泰顺先祖们的“交通规划”,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边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脚的风雨亭。而桥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到风雨亭的作用,亦即既保护了木桥,又为行人提供了庇护。

终于到了泰顺,终于看见那些廊桥。有古旧的,也有新建的;那些古旧的,有的还在用着,像北涧桥,似乎依旧是人们往来的桥梁,但很多桥,只能是观赏用了。不过在一县之地有那么多的廊桥,也挺震撼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流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