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游学

(2023-05-16 21:30:24)
标签:

旧事

十五

分类: 家居记事

现在的年轻人是有游学的,比如大学毕业、中学毕业时。 我那个年代虽然不叫游学,但我也是有毕业旅行的。

高考于我只是上什么学校,而不存在上不上的问题,所以父母似乎也不在意我高考到上学前的这段时间干什么,我便决定去履行和同学当时高考完分手时的约定。

先是去“东富”,一个小城镇,其实,现在想,那就是一个矿井队的基地,我的同学春家就住在那里。去她家住了一宿还是两宿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她家的环境比我家好很多。人家住的是床而不是土炕,人家是生活在砖瓦房而不是土坯房里,特别是他们家屋里屋外干净整齐的摆设,让我触动很深。毕竟东富离我家就只有7-8公里的路途,而且也算乡村,觉得生活环境应该差不多,但就因为人家是矿上,是不种地的,是有工资收入的,所以生活环境就和我相差很大。在东富去看了那高高的矿渣土堆,也听了那很有名的矿难的故事,但毕竟离我的生活很远,我只记得这事儿,细节完全不记得了。还不记得的是春先到我家,还是我先到春家的,反正她也来过我家。

后来去了航家。是我自己还是和春一起去的记不清了。航家在红阳,那是另外一个矿,只是这个矿更大些,是另外一个县的,需要坐火车才能去。当时除了通信似乎没有其他通讯方式,不记得是怎么找去的,估计就是航在信里告诉了我地址,我们就找了去。现在已经记不清在红阳都去哪儿了,只记得航家的大概样子。航家孩子比较多,她似乎有4个姐姐1个弟弟,所以她家的样子和春家比,就显得有点儿逼仄了,感觉她家有很多屋子,到处都是床。但航家就有点儿城里人的样子了,虽然也是平房。

这两次游学用了我一周的时间,大概也是我人生中除了亲戚家,唯一的住在外人家里住的经历。

现在看,记忆已经很模糊,但给我的触动很大。当时农民和城里人的区别不止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在价值观,在生活态度,在为人处世的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我总结不来理论的高度,但那种差异感给我印象很深。

那个假期还有的旅行就是重返高中的学校去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知道为什么当时的录取通知书不是直接寄到家里,只记得那天返校取通知书,去拜望了我的班主任金老师,在那里巧遇了同班同学平。平是我们班的才子,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相当漂亮,文科班的2年我俩的作文经常会同时被作为范文,在我的心底是对平相当欣赏的,但也止于此,我以为。可是那天金老师看见我俩前后脚到,大概是有什么看法,对我俩说的话就是要互相鼓励、不断进步,不要被其他事情干扰前行的步伐之类的。之所以还记得老师当时的话,可能有一种小心思被老师发现的羞涩感吧。但事实上,那个年月,那个时候的我,是绝不敢将自己的小心思说出来,更不会付之于行动的。

我的毕业旅行并不是拜访名山大川,只是到同学家走了走,其实,也是和这两个同学推心置腹地交流对人生、对读书、对未来的看法,交流多于看风景。记得当时和航争论学问和家国的关系,她认为学问无国界,如果为了研究学问可以不管在哪个地方哪个国家。而我同意科学家是有国籍的说法,因为国籍的问题,可以放弃研究。现在回过头去看我俩的议论,应该说更多的是自己读书读后感,而不是人生的抉择,因为那个时候居里夫人传是我俩的共同追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三邀
后一篇:去上大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