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
(2023-01-28 20:30:45)
标签:
乡村读后感 |
分类: 阅读笔记 |
读江子《纯粹·回乡记》,读之时便颇有感慨。虽然我生活过小二十年的乡村离下陇洲村有着几千里的距离,但乡土的气息都差不多,所以读之很亲切。
作者江子出生于赣江以西,曾经出版过乡村主题专著《田园将芜》引起过较大反响,而这本《回乡记》就是《田园将芜》的续篇。《回乡记》以吉水赣江以西区域的历史与现实为研究对象,全面田野式考察农民进城、传统留存、异乡与故乡、出走与返回、新乡贤的责任与命运等,以图全息呈现一块经典乡土的历史与现实,为当下的乡土中国留一份证词。中国现在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期,这种变局,乡村的变迁是其标志。江西是农耕文明有代表性的省份,通过书写新的历史节点江西乡村的常与变,可以解码当下中国。我很同意这篇推介,这本书当然不是历史,但这本书是生活的记录,而且是近距离的有着时间延续性的记录。
作者在自序中说到写的是吉水县枫江镇下陇洲村,作者在写的是悲欣交集的人间——人间的出走与返回,永恒与变奏,热闹与寒凉,故乡与他乡,前世与今生,苦难与希冀,逼仄与辽阔,爱与死……这段话看着似乎很庞大,但作者是用简朴的语言、参与者的身份去写,那中悲欣交集的感觉便格外真切。
全书分为三辑,出走,返回,他乡。“出走”写了练武记、行医记、购房记、怀罪的人、不系之舟、临渊记6篇。“返回”写了磨盘州、杨家岭的树、回乡记和建房记4篇。“他乡”写了高考记、三叔家的狗和指上的航行3篇。出走似乎是常态,无论是为了成长、赚钱还是什么因素的出走,对下陇洲村的人们来说出走似乎是常态;返回也是必然,无论是老人魂魄的返回,成年人的牵念,被时代的逼迫,还是作为养老的返回,返回是必然。他乡,总要去他乡看看,去了他乡才会认知故乡。
“可那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它也许贫困、破败、肮脏、荒凉,可是它给了我生命、最初的人生经历。我不想与它脱节。我希望自己不仅是它的历史的一部分,还能与它的未来同步。我希望我与它永不分离,永远被它惦记,记录在它的账户之中。如此,我就永远是它襁褓中的婴儿。”深有同感,只是我没有人家的情怀。
看着书,常常会有泪涌眼眶的感觉,常常会慨叹就是这样。乡村在变,观念也在变,我和乡村的关系似乎也在变,但心下那份惦记和期盼却一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