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2023-01-20 20:18:56)
标签:
冯至散文读后感 |
分类: 阅读笔记 |
《山水》是冯至散文代表作。本书不是传统的景物描写或游记作品。作者用原始的视角观察自然,那些无名的山水在他的笔下升华为一种“理想之境”。冯至吸取中国禅宗、道家、里尔克的山水理念及歌德、斯宾诺莎等某些观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他把视角置于自然山水中的普通人物和动植物,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宇宙的关系,短暂与永恒的关系。《山水》中淡泊、优美、隽永且极富哲思的文字,处处展现着生命的伟岸与卑微。这是书的推介。我理解作者写的山水,是山水,也不是山水,是山水,因为他写的就是山和水;不是山水,因为他不是在做景物描写,也不是游记,而是自己心中的山水的幻化。
“人的观念可以改变,思想感情可以改变,白纸黑字印出来的文章却是不能改变的客观存在。在当年战火连天、生活极端艰苦的岁月里,我在其他的创作与研究之外,星星点点地写了少许朴素的散文,作为一段平凡的心灵记录,也不无历史性的意义。”这些作品都是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时光流走以后,现在去读,也能读到很多东西。比如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的心境,那种心境下看到的周遭。
全书文字不多,有前言有后续,还有十四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C君的来访”“蒙古的歌”“赤塔以西——一段通信”“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两句诗”“怀爱西卡卜”“罗迦诺的乡村”“在赣江上”“一棵老树”“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人的高歌”“山村的墓碣”“动物园”“忆平乐”,自己在国内外的所见所想的记录。
“真实的造化之工却在平凡的原野上,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这里边含有无限的永恒的美。”很喜欢这段话,这也是我喜欢到大自然里的原因吧。
“任何一棵田埂上的小草,任何一棵山坡上的树木,都曾给予我许多的启示,在寂寞中,在无人可与告语的境况里,它们始终维系住了我向上的心情,它们在我的生命里发生了比任何人类的名言懿行都重大的作用。我在它们那里领悟了什么是生长,明白了什么是忍耐。”人只有感恩向善的心去看周围,才能看到那生长和忍耐,甚至坚强。
偶然遇到这样的小书,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