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尘旧梦
(2022-10-27 20:30:18)
标签:
郑逸梅读后感 |
分类: 阅读笔记 |
偶然翻到郑逸梅的书,对这位先生似有耳闻,但还真没读过他的书。读到先生的简历:郑逸梅,父早殁,依苏州外祖父为生,改姓郑。他5岁入私塾,待17岁进江苏省立第二中学即开始为报刊写文史小品。参加南社。做编辑、当校长,在一些中学任教,课余笔耕不辍,以“报刊补白大王”闻名。建国后,在晋元中学任教,任副校长,1966年退休。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起,每年从事写作、编撰50万字左右。他的著作有近50种。郑逸梅先生自1913年起就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其笔下著述,多以清末民国文苑轶闻为内容,广摭(音直)博采,蔚为大观,成为了解近现代文艺界情形的宝贵资料。郑先生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人情练达之处,皆能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些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小品文体和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从我读的这本《前尘旧梦》来看,这评价是很恰当的。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是的,看似凌乱,但每个小故事都自有意义,读之受益。
比如书里写到“最早的铅印出版机构—墨海书馆,中华书局是怎样创始的,名片谈往,正字记数的由来,我国近代的若干第一人,首创中文打字机的周厚坤,周退密谈上海第一号汽车,电车之创始与变迁,旧社会的拜年名帖,我国时令节日习俗谈”等等,时光荏苒,这么多年以后,读起来还是令人觉得饶有兴味。
忽然觉得,有些东西,时光是抹不去的,比如“我国近代的若干第一人”中提到的,沈尹默是国内作新体诗第一人;1908年孙毓修著《无猫国》为我国第一本童话书;用新标点翻印旧书,第一部为上海亚东图书馆的《水浒传》,标点者汪原放,载胡适之《水浒传考证》;容闳留学得学位第一人;杭州叶少吾为国人第一乘汽车者;“银幕”为叶劲风给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小说世界》,首冠电影照片为插图,称之“银幕”;第一翻译列宁著作的为郑振铎;严复1902年著《英文汉诂》,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我国使用横式排版刊印中文的开始。等等等等,虽然很琐碎,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但在人类的长河中,是留有痕迹的,也,才有了后来。
前尘旧梦,对于一个人,那是私事。如若放到历史中,那可能即使只是尘埃,也是构成这一历史长河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