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露

(2022-10-09 20:00:00)
标签:

寒露

节气

十七

分类: 家居记事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一滴寒露送秋凉,一早起来就感觉到浓浓的凉意,加之阳光被遮挡,湿意又浓,冷上加冷的感觉。寒露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7-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今年气候超级反常,长白山虽已经下雪,但好多地方不似往年寒凉,南方一些地方前两天还在40度。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这一年就剩不多时日了。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心宿二)已西沉。好吧,虽然我并不认识。寒露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办公楼北面的楼影已经很大了。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就是说,白天也有寒凉了。

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早年,人们只能按照节气去生活,可能一是节气变化不大,二是也没有其他知道温凉变化的途径吧。今天人们穿衣涉水,似乎已不在乎节气。因为保暖衣物以及生存条件都发生很大变化了吧。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中国大陆上绝大部分地区雷暴已消失。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呈现冬季景象,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已经有地方开始供暖了。

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我一直觉得雀入大水为蛤是古人想象力丰富的充分证明。三候菊有黄华,至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古人物资生活不是很丰富,所以会因秋寒至而悲秋;今人,看见花凋零、叶飘落,也会有伤秋的感觉。有人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由此,我忽然觉得,所谓养生,其实就是调理情绪。不是说快乐的情绪是可以调整体内的什么循环嘛,至少我觉得当情绪平和、快乐的时候,外界的影响就会变小。既如此,学会调理情绪,便是最简便的养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