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临帖

(2022-09-20 19:30:56)
标签:

邓散木

读后感

分类: 阅读笔记

    这些年一直在自己练习毛笔字,算是自己的一种喜好吧,但几年下来没有一点儿进步,还把自己的胳膊肌肉拉伤了,虽然不见得是练字引起的,却大大打击了积极性。最近胳膊渐趋好转,练字的心性便又起来了,恰在此时看到了邓散木的《怎样临帖》。

《怎样临帖》是作者博采广搜、涉猎各体、积累数十年临帖经验概括而成。临帖被历代书家一致公认为习字必经过程和有效方法,本书以帖为本,重点分析对比六朝造像碑志、唐五家楷书碑帖、各书体的点画形态,读者读帖习帖犹如专人指导。作为临帖的指引之书,除了逐笔分析点画、笔法,本书还深入浅出的结合作者自己的经验之谈,讲述执笔、运笔、摹临帖秘诀,写字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及例举切合实用的碑帖简介,图文并茂,侧重阐发,言之有物,使读者能形象具体的快速领会书法的精华妙义和个中技巧,避免弯路。

虽然一下子消化不了太多,但基本让自己确定临帖是有方法的。练字是需要心性和耐力共同结合的,想要快速速成,那真得是天才才好。我是悟性和眼力都偏笨的人,我把练字想成重在过程。读了邓先生的书,让我有了除了过程,也可以注重追求结果的愿望。临帖,是要先把所临之字看好弄懂甚至背下,然后再经由自己的手诉诸笔端,剩下的应该就是反复临摹了。这样,假以时日,应该至少会有进步吧。

邓散木(18981963),现代书法家、篆刻家。1898年出生于上海,长于诗文、书刻,也能作画。精于四体书,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隶书曾遍临汉碑。篆书初学《峄山碑》,继杂以钟鼎款识,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学浙派,后师秦汉玺印。早年得李肃之先生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两位先生亲授,艺事大进,又从封泥、古陶文、砖文中吸取营养,形成了自己章法多变,雄奇朴茂的风格。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称。是一大家。

读此书前还真不知这位大家。也算读此书的另一收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与书法相伴
后一篇:不如吃茶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