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2022-04-05 19:30:06)
标签:
清明节气之五 |
分类: 家居记事 |
只此清明,山河锦绣。
梨花风起正清明。今天3:20分左右进入清明,这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今年正好是4月5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所以也有把清明叫作踏青节的。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断雪”的谚语,是说清明以后不会再下雪了吧。我老家有谚语说“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时节该种下春小麦了。
清明的三候是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驽、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白桐花和田鼠都不是我寻常能看见的,倒是可以见到彩虹了,很好。
清明的主要习俗有:禁火、扫墓、踏青、蹴鞠、插柳等。
清明,又与纯粹的节气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祭祖,我以为是一种精神的皈依,是对祖先、亲人的思念的一种表达方式,而祭典先烈,特别是清明前后组织学生去为烈士陵园等扫墓,是一种民族的传承。
清明是节气是春天正华,清明也是节日,是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