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森林
(2020-06-06 21:30:44)
标签:
地理52020读后感 |
分类: 阅读笔记 |
“俯瞰新景观,盐城海潮造就的‘森林’”是这一期《中国国家地理》202005的主打文章。封面的文章也是这片潮汐森林。“位于江苏中部的盐城沿海一带,是我国海沉积地貌体系发育最特殊、潮滩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这片涨潮为大海,落潮为巨滩的特殊区域乃是潮沟水道发育的天然宝地。图中盐城滩涂上的潮沟景观,像是一排生长在金黄地平线上的深秋树林。一般来说,这种因潮汐涨落而形成的‘潮汐树’树杈向陆,根部向海,在这里却完全调转了方向。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一带海洋动力复杂,并进一步影响了涨落潮时水流及潮沟走向。”应该说在许多海滩都有潮汐森林,但又根据海滩状况的不同却又各有不一样。当然这些森林只是海滩上的形状,和树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便是大自然的神奇,看着有规律可循,可偏偏总有特例,这片向海而生的树就是证明。也得说照相技术的发展,才使得现在的人视角开阔了,才会看到许多人迹无法达到的景致。
还有俯瞰山峦。“直升机飞跃横断山”:“像雄鹰一样翱翔于4000-6000多米的高空,从横断山区的腹地香格里拉起飞,飞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帕隆藏布、易贡藏布、雅鲁藏布江,在河谷形成的天然航路中穿越;越过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三大山脉,把无数雪峰冰川一览无余;最终降落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隐世秘境林芝。”想想这样的俯瞰都会是震撼的。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只是到了1500多米的泰山,而现在的航空技术是可以把更高的山看小的。有人还比较了一下“民航客机、直升机和无人机,不同视角下的世界各有不同”,大体上说民航客机飞行高度在8000-10000米,从飞机上可以看清一座中型城市的全貌。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在300-4000米,从机上俯瞰,可以看清城市一隅,清晰分辨出楼房、路桥等人工建筑。无人机限高为500米,可以看清人工建筑的细节。
因为人可以借助外力让自己的眼界变高,所以看见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这一期杂志还介绍了有中国最晴朗的夜空的地方是青海冷湖,这里夜晚无云、无光污染、空气透明度高,而且视宁度好。当然这是综合了自然地理、气象、大气物理等多学科领域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连续13年观测夜晚云量数据得出的结论。
在雅安东拉山的鹿井沟春天就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树叶,不必等到秋天。在海南东寨港正在重塑红树林,我才知道这个红树林不是红色的一种树,是很多种树,而且主要是在海滩上生长,起保护环境的作用。我曾经跑湛江去看红树林,以为是红色的枝干的树,却原来并不是。
杂志是全看了的,但不知为什么却没有倾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