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如果你想帮助对方,你应该这样交流!

(2017-05-22 00:24:16)
标签:

沟通

交流

分类: 心灵鱼缸

原题:《你越骂,孩子越差劲!犯错后只需简单的8句话,家长一定要看》

2017-05-21 医知半解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问题,身为家长我们总是害怕孩子变成熊孩子,所以总是急着插手去指责孩子的错误,反而错过了让孩子自我认知的最佳时机。

在遇到问题以后,我们可以尝试先问这八个问题。

 

01

发生什么事情了?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

 

不要习惯性的先给问题定性,更不要上来先劈头盖脸的一顿骂。

 

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说辞,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

 

况且,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

 

02

你的感觉如何?

让孩子情绪有个出口。

 

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

 

孩子心里受到的冲击是主观的感受,没有对错。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

 

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

 

孩子够冷静之后,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

 

03

你想要怎样?

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也不要惊慌,更不要害怕,而是冷静的接着问他第四个问题。

 

04

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

在这个阶段,我们就要尊重孩子的“童言无忌”,给予孩子意见的足够尊重。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点子,为孩子出谋划策,和他一起去向解决的方法。这样,孩子今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想着要向你求助。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

 

05

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

让孩子去思考,并且了解,每一样的解决方法背后都有一个你需要承担的后果,你是否可以接受这个后果?

 

如果这个时候孩子,不能思考的明白。家长就要出现,帮助孩子去理清思路,告诉孩子后果是什么。但是这里父母应该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

 

06

你决定怎么做?

当分析完所有的情况和后果之后,孩子也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的解决方式。而且,这一般也是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便他的选择不符合你的期待,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如果你出尔反尔,以后恐怕孩子再也不会相信你。

 

何况,就算他选择错误,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07

你希望我做什么?

当孩子说出自己希望如何帮助他时,家长一定要积极表示支持。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这会让孩子更有信心。

 

等到事情过去之后,问他最后一个问题。

 

08

下次我们该怎么做?

等事情过去以后,给孩子审视自己的机会。反思自己的判断和解决办法是否有效,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不妨试试先问以上八个问题,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和财富!

 / 萌孩控、中国搜索

 

----------------------------------------------------------------------------------------------------------------

观宇_phyver:

这八句话,易学易记易用,也是成人咨询或上下级沟通的可选方法。

基本原则也是作用原理,就是坚持对方的主体地位,尊重和平视对方的主体意识。

好为人师,其实是一种恶评!

如果你真的是为了帮助对方成长,而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优越感。你应该以对方为中心,学会倾听比学会指导更重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切和尊重,让对方感受到你能设身处地并且是为了他好。

在我看来,成年朋友间的沟通更加需要用到这些技巧。因为成人更加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更加具备自我分析和执行力。成人只需要点拨而已。自己发现的解决办法和自己养成的解决习惯,比被教导和灌输的,更加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