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创业板高估值不倒?

(2015-04-08 23:55:53)
标签:

股票

估值

创业板

分类: 行情盘点

  创业板高估值,是成长股的估值体系,是看好新兴行业新兴企业在从低市场渗透率到高市场渗透率的过程中,营收和盈利快速增长。到底有多快?快十倍很正常。就好比十年前,中国GDP增长率是日本GDP增长率的十倍,很正常。那估值高十倍,PE17就变成了170,现在才90。当然,创业板里面也不都是个个好。所以,总有一天,会分化。也许那一天就是当下。新三板同理。

  泡沫是相对的。

  但横向比较,现在的创业板比NASDAQ估值还高。特别是同样在中国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创业板给的估值比在NASDAQ给的都高太多。是不是创业板成了比NASDAQ还危险的市场?

  还是得以成长股的估值思维去理解。

  其实很多美国中概股所处的市场情形已不是当年。如果类比的话,不是十年前的中国,而是十年前的日本。比如盛大、优土之类。虽然它们是纯正的互联网概念股、游戏概念股、视频概念股。那有什么用呢?现在是互联网2.0,纯正的1.0反而是减分的。互联网有线下的才是2.0,有移动端的才是2.0,有盒子能占领家庭社交场景中心位置的才是2.0。这就决定了2.0的企业其实不是纯正的互联网企业,而是“互联网+”企业。好比会说外语是很有用。但语言只是工具,而非技术。只会说外语,在当下,除了当翻译当讲师,还能干嘛?但有门技术的人,他外语不用太精,他也比只懂外语的人更有价值。所以,乐视比优土享受更高估值绝对是非常合理的。

  偏偏那些1.0时代纯正的互联网企业,VIE架构下去了境外。因为那时中国本土VC、PE太弱,且那时中国股市IPO太慢,估值太低。而小、丑、慢、晚的留在了境内。偏偏2.0时代,混血的才有优势。

  风险依然是有的,就是BAT3等的存在,他们是皇帝。他们有强占市场的实力,他们有可能让一些曾经高成长的企业一两年之后一地鸡毛,被收购那是幸运的,要是像开心网那样,死都不知道死哪里去。相信创业板中被认为是高增长潜质或已经证明了高增长的那些公司中的一部分,最终会是这种命运。如同当年的神州泰岳。即使用重资产进行互联网+,那同样会受到类似格力海尔之类的夹击。只有一个领域相对另类一点,就是生物医疗领域,它的风险基本上就是简单的行业本身分化的风险。他们的信息化,目前和BAT3的交集还很少很远,自我成熟的时间窗口尚长。而金融和能源的信息化,在中国则受到政策的左右非常大。

  如果要追求更高估值,那只能在更加有限的超优质公司中选择。择股将是关键。如果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意味着更像成熟市场,那么美国市场即使在被称为泡沫化的当下,依然是少数金子捧上天,垃圾永远是垃圾。创业板牛市的后半场,应该会是那个样子吧。

 

  目前认为牛市持续,不惧中期调整的群体,基本都是做成长股的。我曾撰文指出创业板牛市现在正中途,主升浪。如果这拨人能扛得住(关键还是企业得给力),那美国股市6年牛市的过程将在中国创业板重演的基本面基础完全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