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暗恋如何才能修成正果

(2013-12-27 09:02:26)

    倾诉人:苏小姐
  年龄:23岁
  职业:保密
  苏小姐看上去是那种活泼外向的女孩子,交谈中坦率而直接,但是每次说到阿琛,她却又总是看上去羞怯而不自信,问她有没有想过鼓起勇气去表白,她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想过,但我不够优秀,又不够漂亮,感觉配不上他,所以每次都打了退堂鼓”。
  1
  最是难忘,初遇的温暖
  人家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但是我却胆小怯弱,暗恋一个男子七年,却始终不敢捅破那层纱,只敢远远的,悄悄的,偷偷地多看他两眼。
  说来好笑,我一直是一个大大咧咧,经常被朋友笑称女汉子的豪放派,但是唯独在遇上他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不像我自己,变得内向胆小害羞,也就是因为这样,我总是矛盾着,既盼望着看到他,又害怕遇上他。这七年来,我们真正相见的次数简直屈指可数,然而每一次的见面,我心中那种震动的感觉,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着我,他一直都是我心中的那个Mr.Right。
  我就先姑且称他为阿琛吧。我第一次见他还是在我初三那年,当时因为上学原因,我寄宿在我大姨家里,那天正好是中考模拟考以后,我考得非常不好,就闷在屋里哭,我表哥就一个劲儿想安慰我,不停地想办法逗我。阿琛是我哥的初中同学,关系非常要好,那天正好跑来找我哥玩,我正哭得鼻涕眼泪的,一抬头就看到他探头进来,还笑着看我。我一下就觉得丢死人了,觉得怎么让他看到我哭得这么难看的样子,后来想想,也许是在那个时候,我第一眼就迷恋上了这个笑得很好看很帅气的人。后来还是他说带我一起去玩才真正不哭的。我已经忘了那天去玩的路上有没有和他说话,我只记得他和我哥说话的时候,我尽是盯着他看,又怕他看到我一直看他,所以就一直梗着脖子,拿眼角偷瞄他。
  那时的我就想着,要是能考进他那个高中就好了,然而最终我还是没能够到那个分数线,带着十足的遗憾去了第二志愿学校。我一直在想,如果能和他一个高中,我是不是就有勇气能够向他告白。
  高中以后我就不再像初中那样喜欢粘着我哥了,所以也几乎没有见过阿琛。但是我知道,我心底一直藏着这样一个人。偶尔我哥提起和阿琛出去玩了或者怎样,我心中总是有点异样的感觉,有点激动,恨不得让我哥把阿琛说的话,做的事详详细细地讲一遍,但又怕我哥看出端倪嘲笑我,或者更糟糕的就是去和阿琛说。于是我总是故作冷淡的样子,然后转身就把我哥说的,全部写到日记里去。
  2
  那一年的烟花,绽放在心里
  记得有年年三十晚上,我哥带我和阿琛去放烟花。这是我高中寥寥数次遇见阿琛的其中一次。我本不知道阿琛也会去,见到的时候简直惊慌失措。我又埋怨我哥不提早告诉我阿琛也在,然后又觉得能在年三十晚上见到阿琛简直就像一份带有巨大惊喜的新年礼物一般。
  那天晚上我们放了很多烟花,他还用打火机帮我点了我手上的礼花弹,这几乎是我能记
    得的离他最近的时候,他还跟我说“你拿住了哦,小心。”我紧张得都不知道要怎么回复,只能蠢兮兮地胡乱嗯了几声,然后紧紧地握着,生怕没拿住又丢脸。然后我只顾着紧张,就忘记数放了几发,最后烟花放完了我还紧紧攥着烟花,呆站在那里。
  后来烟花快放完的时候我哥因为有事居然撇下我先走了,就剩下我和阿琛两个人,我哥走了以后我感觉自己仅有的一点儿勇气也跟着我哥跑掉了,我胡乱地放掉了最后几个旋风雷就准备回家,然后阿琛说送我回去。
  那是我第一次单独和阿琛一起走。没有了我哥做屏障,我便没有勇气和他并排走,我就一个人在前面走,走得飞快,走了一会儿又感到非常非常不安,就回头看了一眼,就见他把手插在羽绒服的口袋里,走得悠闲悠闲的,见我回头就笑了笑。我拼命地想找点话说,结果被他的笑脸弄得大脑短路,没头没脑就问了句“你冷不冷?”我到现在都还能清楚回忆起当时的那个尴尬劲儿,伴着冰冷的风,冻得我手指尖都僵硬了。
  再后来我大学的时候,也谈了几次恋爱,却都无疾而终。大概是阿琛在我心中占了太重的地位,而且是我最少女情怀的遐想,所以我每次和男朋友闹矛盾,就总是会忍不住想,如果是阿琛,他会不会像男友这样,如果是阿琛,会不会哄哄我,或者根本不会和我吵架。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脑补”。我见他见得少,但每次见到他他都表现得十足温柔,讲话的时候总是笑着,笑得很好看,讲话又有意思,于是我不自觉地,就把他想成了一个十足美好的形象,风趣幽默,温柔可人,就如漫画里人见人爱的男主一样,尽是好。
  我加了阿琛的校内,从我哥的好友里一页一页地翻出来的。我还把他放在我的特别关注里,我的特别关注里就他一个人,生怕错过什么。每次见他发一条状态都要开心一下,简直就像小粉丝看到偶像发状态一样。有时候看到他发条感慨,很有共鸣,或者他说有什么不开心的,或者只是说了一部我看过的电影,我都会忍不住想要回复他,总是斟酌着输入了很久,又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就怕太唐突,怕太奇怪。
  后来又加了他的QQ,验证的时候我就写了“某某某的妹妹”,居然也通过了验证,我暗自高兴了很久,又慌忙点开了对话框,想找他说点儿什么。但是我即使在面对面的时候也几乎不能对他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大多数时候都是他说什么,我就胡乱地应着,光是努力控制住自己不要慌乱不要脸红就要花费我几乎所有的体力了。我想了很久还是没想到一个完美的开场白,越想越是觉得我在他心里的印象顶多就是“某某某的妹妹”,没有更多,兴许人家连我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我就更不敢敲他了。
  3
    又一次相遇,却不知未来会怎样
  今年我哥结婚前几天,请他的好朋友来家里吃饭。我大姨家是开小饭馆的,我哥就喊我去给他帮忙,顺便凑凑热闹。我老早就到了,在厨房里帮忙。然后嫂子就乐呵呵地来拉我出去,还偷偷跟我说,来了好几个帅哥呢,让我看看有没有看中的,让哥帮我介绍。我一眼就看到了阿琛。他正兀自和旁边的人说得开心,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我一下就觉得脸烧了起来,心里还有点小雀跃和小期待。
  我特地记下了他要点什么,然后就抢着他那边要的菜送过去。他总是看我一眼,然后笑着说“谢谢”或者“麻烦了”,还帮我接手了一个很重的汤盆放桌上,我能感觉到他温热的手指轻轻碰到了我的,我心怦怦地跳,想和他搭句话又怕不小心说出什么蠢话来,斟酌了半天,结果对方早已经扭过头去了。一整个晚上我都在努力控制着呼吸,努力让自己不要脸红,努力让自己看上去冷静淡然成熟一点儿,让自己因为阿琛一句话而开心得几乎要飞起来的心乖乖待在胸腔里。因为过于谨慎,我不断地错失最好的搭话机会,虽然每次错过机会的时候我总是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但同时心中的失落也不自觉地一点一点慢慢溢出来。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还加了微信,还是他主动加我的,想想应该是QQ好友推荐吧,但是这还是让我激动了好久。他还在朋友圈里晒了自己的微博ID,我就第一时间关注了他。我觉得我就像是“痴汉”一样,天天刷着他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的消息和转发。
  我哥还拿我的手机给他发过一次微信,问他周末能不能出来玩之类的,第二天他才回了一个大笑的表情。我战战兢兢,鼓足勇气才发了一条“早上好呀”回去。我忐忑不安地等了一个上午,去上班的路上还不断地查看手机,一直到工作开始才放下手机。再想起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了。一看,还是没有回复。我一边安慰自己根本就不要紧,我也不是特地发给他的,只是礼貌地回复一下而已,一边心里那种空空落落的失落感又强烈到让我无法忽略。
  我觉得阿琛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因为不论是他的空间,朋友圈还是微博都完全没有显示出有女友的迹象。但是我又不敢去问个真切。也不敢问我哥,生怕我哥咋咋呼呼地直接去和阿琛说了,那样我真是死的心都有了。
  偶尔我也有想过,干脆告白算了,憋着闷着也实在是太不符合我的个性,还幻想了一下如果他没有拒绝我,如果他说他也喜欢我。但这终究是妄想,我估摸着他大概连我确切的长相都记不太起来。而且他的条件也确实比我好,学历比我高,长得又帅,脾气看上去也很好,简直就是我心中十全十美的人。有时候晚上睡前心中千回百转,想着实在是受不了了干脆豁出去告白被拒绝好了,但是第二天早上又觉得没必要去做注定要失败的事情,便又打了退堂鼓。
  
  专家宁波篮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宁波爱商学堂主任周敏明点评
  爱需要在实践中成长
  一个女人的幸福感受是从初恋开始的,特别是少女时憧憬的初恋加上暗恋往往刻骨铭心,因为所有对异性的美好期待都投射和倾注在那个人身上。但绝大部分女人的婚恋成长是从初恋的失败和暗恋的痛苦中开始的,因为你的爱实际和他没有太大关系,你内心感觉的他和真实的他有很大距离,这种“自我感受型”并且差异大的暗恋所以往往没有结果,就像本案例中的苏小姐从少女开始一直沉浸在自己感受的爱中而无法自拔。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渴望幸福婚姻,也都有自己理想的爱人形象,但婚恋是否能有成果并且幸福却是需要智慧的。幸福和痛苦的密码在于,有些人被初恋情结所困扰,如苏小姐不敢表白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成功的人可以把初恋的理想对象“落地”,TA通过向初恋或者喜欢的人表白和交流来感受那个真实的TA是怎么样的人,这样的真实的TA还会让自己喜欢和爱吗,这个“落地”过程就是不断去恋爱、反思、总结,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成长性婚恋是幸福的基础。
  所以我对苏小姐的建议是:一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大胆去表白;二是在实践中去感受和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否接受自己并被自己接受;三是如果他同意交往,那么就在交往中去学习爱、感受爱、提升自己爱的能力吧。所有幸福婚姻都是在爱的实践中成长获得的。

  爱商学堂微信号:nblh001
  二维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