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应对
对于中、大班幼儿,在解决喝水环节存在的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能动性,使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1.充分运用讨论辨析、示范讲解等有效策略
教师通过这些策略,进一步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一 宝贝会喝水
活动目标
1.制定并愿意遵守喝水的基本规则。
2.知道在最佳喝水时机主动喝水。
活动准备
1.摄录自然状态下幼儿喝水的场景与表现。
2.四开图画纸、水彩笔若干。
指导建议
1.播放幼儿喝水录像,请幼儿观察、讨论:“你是怎样喝水的?其他小朋友是怎样喝水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应该怎样喝水?”
2.带领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喝水规则,如喝水的人数、取放口杯及接水的方法、喝水时机等。
3.指导幼儿将喝水的基本规则用文字、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4.组织幼儿商讨喝水规则的名字和合适的张贴位置。
5.将完成的喝水规则张贴到盥洗室的合适位置,如杯橱上方或一侧。
活动延伸
1.教师及时评价幼儿在喝水环节中的不同表现,肯定、表扬喝水的良好行为,提醒、指导不良的喝水行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喝水规则意识。
2.教师对“上午l0点左右、下午l 5:0—1
6:oo’’两个最佳喝水时段进行重点把握,保证每位幼儿分别在这两个时段都能及时喝水。
附:喝水规则
(1)5~6个小朋友一组排队接水喝。
(2)从个人学号处取口杯接水。
(3)接好水。
(4)咕咚咕咚喝干净。
(5)将口杯放回学号处。
(6)上午1
O:OO或l O:30,下午1 5:oo或1 5:30或l 6:00这几个时间点要及时喝水。
附:最佳喝水时机
(1)清晨起床后
(2)上午l 0点左右
(3)下午1 5:00一l 6:00
(4)晚上睡觉前半小时
教师引导幼儿在经过充分的商讨、辩论后,在充分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形成班级的喝水规则,更能提高幼儿遵守喝水规则的自觉性与稳定性。另外,教师与家长充分沟通,请家长在另外两个时段“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半小时”也要保证幼儿喝上一杯水,家园一致,使幼儿逐步养成在“最佳喝水时机"及时喝水的良好习惯。
活动二 快乐15分钟
活动目标
1.知道每次活动结束后要主动喝水。
2.能合理安排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内容,做事有计划。
活动准备
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内容。
指导建议
1.组织幼儿谈话:“小学生下课后都做些什么?怎么做的?小朋友活动之后可以做些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2.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小朋友活动之后要先喝水、如厕,有时间可与同伴做游戏、聊天等,这样既能使自己的身体得到放松与调整,也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指导幼儿计划活动后要做的事情,并进行记录。
4.组织幼儿按自己的计划进行活动,关注并提醒没有及时喝水的幼儿。
活动延伸
教师多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适时指导。
“快乐15分钟”是“走近小学”主题中开展的一个活动。调查显示,初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整天不喝水或不主动喝水的大有人在,因此上火生病的学生也不在少数。所以,在大班培养幼儿有意识喝水、主动喝水的良好习惯显得尤其重要。
更多精彩视频、文章,请点击登录【好老师淘宝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