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
(2012-12-17 10:20:44)
标签:
策略儿童教育教育老师入园准备 |
分类: 家园共育-牵手两代 |
幼儿园的盥洗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洗手、洗脸、漱口、梳头等活动。养成和习得良好的盥洗习惯,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自2005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每年的10月15日定为“世界洗手日”。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每年有l 800万儿童死亡,而其中90%是5岁以下的幼童。若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至少可以拯救达一半数目的儿童。养成用肥皂洗手的良好习惯是帮助孩子远离细菌,预防儿童腹泻和肺炎的最为经济高效的方法之一”。
盥洗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要实现幼儿园盥洗环节的趣味性,让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幼儿园盥洗环节的内容有哪些、各个环节中幼儿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在盥洗活动中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幼儿在园的盥洗活动主要包括洗手、漱口、洗脸、梳头四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盥洗环节所占的时间各不相同。洗手是进行最频繁的一项活动,如幼儿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等都需要将手清洗干净;漱口活动在幼儿每餐点后进行,一般每天要进行四次左右;洗脸和梳头活动一般在幼儿每天午睡起床后进行。每一项盥洗活动对幼儿的常规要求也不尽相同。
托、小班幼儿极易受到外部事物对自己情绪和行动的影响,注意力不稳定、无意性占优势,精细动作及协调性相对较差;中、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明显增强。针对托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差别,教师对幼儿盥洗活动的指导要点也随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