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

(2012-12-17 10:20:44)
标签:

策略

儿童教育

教育

老师

入园准备

分类: 家园共育-牵手两代

幼儿园的盥洗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洗手、洗脸、漱口、梳头等活动。养成和习得良好的盥洗习惯,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自2005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每年的1015日定为“世界洗手日”。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每年有l 800万儿童死亡,而其中90%是5岁以下的幼童。若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至少可以拯救达一半数目的儿童。养成用肥皂洗手的良好习惯是帮助孩子远离细菌,预防儿童腹泻和肺炎的最为经济高效的方法之一”。

 盥洗活动看似简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幼儿却没有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盥洗。就拿洗手来说,一个孩子一天当中要洗多少次手呢?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喝水前、运动后、吃水果前……每天每个幼儿在幼儿园洗手的次数至少也要10次。洗手习惯如此重要,可是孩子们的洗手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有调查机构曾对1 OO个幼儿的洗手方法进行观察,结果仅有5%的幼儿符合彻底洗手的要求,90%以上的孩子做不到吃东西前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洗手。有幼儿园曾对200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在洗手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平时认为手不脏就不洗;不主动洗手;洗手用时一般为1 O秒钟,最短的是5秒钟;冲洗不仔细,留有肥皂泡;不知道洗手背;洗手时玩水、磨蹭;便后经成人提醒洗手的占42%;便前不洗手的占1OO%。“窥一斑而知全豹。”不仅洗手如此,幼儿在漱口、洗脸和梳头等盥洗活动中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从问题出发,有效挖掘盥洗环节中的课程资源,采取多种方法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培养,使幼儿学会正确的盥洗方法,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我们把幼儿园的盥洗环节定位在“趣味”两个字上,具体包含三方面含义:第让幼儿懂得盥洗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盥洗活动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盥洗活动。第二,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并掌握洗手、洗脸、漱口和梳头的正确方法,让幼儿感受盥洗带来的愉悦。第三,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盥洗习惯,在成人的提示下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餐后漱口,保持仪表整洁。

盥洗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要实现幼儿园盥洗环节的趣味性,让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幼儿园盥洗环节的内容有哪些、各个环节中幼儿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在盥洗活动中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幼儿在园的盥洗活动主要包括洗手、漱口、洗脸、梳头四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盥洗环节所占的时间各不相同。洗手是进行最频繁的一项活动,如幼儿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等都需要将手清洗干净;漱口活动在幼儿每餐点后进行,一般每天要进行四次左右;洗脸和梳头活动一般在幼儿每天午睡起床后进行。每一项盥洗活动对幼儿的常规要求也不尽相同。

    I.洗手环节

    ◆学习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

    ◆洗手时不湿衣袖、不玩水、节约用水。

    ◆知道洗手的好处,饭前、便后、手脏时能及时洗手。

    ◆养成认真有序洗手的良好习惯。

    2.漱口环节

    ◆知道漱口能清洁口腔,喜欢漱口。

    ◆会用鼓漱的方法漱口。

    ◆餐后能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漱口。

    3.洗脸环节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洗脸时不湿衣袖、衣襟,不玩水。

    ◆知道起床后、脸脏时要及时洗脸。

    4.枕头环节

    ◆学习梳头发的基本方法。

    ◆梳头结束后,学习清洁梳子和地面。

    ◆知道梳理头发前后要洗净双手。

    ◆知道起床后、头发凌乱时要及时梳头。

托、小班幼儿极易受到外部事物对自己情绪和行动的影响,注意力不稳定、无意性占优势,精细动作及协调性相对较差;中、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明显增强。针对托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差别,教师对幼儿盥洗活动的指导要点也随之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