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原则  钟蓉蓉

(2012-12-17 18:24:49)
标签:

教育

英语阅读

杂谈

分类: 理论学习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原则

                          钟蓉蓉

一.    什么是阅读?

阅读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思维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获取作者想表达的信息。卡洛(1994)在《语言的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阅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语言输入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理解,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第二个层次的理解,即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而且要了解作者的意图——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在多数情况下,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而不仅仅是掌握语言形式。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作者在写作时知道他的读者群是什么人,他显然想让他的读者读懂他想表达的意思。

二.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新课标规定:小学毕业时要达到二级水平,也就是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事实上,学完新标准英语八册书后所掌握的单词和习惯用语远不止这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大的语言输入是不行的。《英语学习论》提出:学习包括英语在内的一切外语,都要注意大量输入,才能真正学好。大量输入以广泛接触为宗旨,自然输入,自然吸收,不强记强背,更不要求接触的全输入,输入的全吸收,吸收的全输出。大量的阅读正是语言输入转为输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径。我们古人也早就总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有益经验。可见阅读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了。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阅读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单词,更是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遵循的原则

而现在孩子们使用的阅读教材偏成人化,随意性很大。因此我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应注意的就是阅读材料的选择,在实践中我遵循了以下原则:

(1) 阅读材料的趣味性

在选择材料时避免材料的成人化,而应该针对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3岁),该年龄段的学生大都乐意去掌握新知识,渴望学会阅读,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阅读材料应内容生动,为学生喜闻乐见,吸引学生兴趣。如一些幽默、笑话等,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状态下习得知识,去掉焦虑,忘记自己是在学习英语。

(2) 阅读材料的循序性

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既要防止语言过难,又要避免语言内容过于幼稚。过难或过易的阅读材料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材料的选编应难易适度,循序渐进,避免材料的随意性。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结合,与英语课本新旧知识相结合,重视复现,注重运用。

(3) 阅读材料的多样性

阅读材料的题材多样性,如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学校、家庭、旅游、动植物等。阅读材料的体裁多样性,可以选择儿歌、绕口令、小诗、对话、故事、习语等。广泛多样,不拘形式,拒绝单一枯燥的形式。

    发展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合适的阅读材料。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兴趣,是否能吸引学生,同时尽量与牛津英语教材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

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课教学呢?本文结合《新标准英语》的英语课文为例来谈谈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

一、有效预习——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人们可能会认为,语文、数学才听说过预习,小学生拼读能力差,词汇量少,学生回家后还不是每位家长都可能辅导自己的小孩,怎么能谈得上预习呢?其实这种想法大可不必。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及时给学生提供有关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材料和预习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背景知识材料有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视野。预习练习能使学生明确预习目标,使预习有的放矢。课前预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例如,笔者教《新标准英语》第7册Module4 Unit 1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中的conversation时,设计了以下的预习练习:1、试读conversation,并能写上中文。2、写下你不懂的单词和句子。3、conversation主要运用了哪些句型。

二、有效参与——机制提供阅读实践活动的保障

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这一程序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引入新课

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

到课文提供的语言情景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不同课文,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常见导入新课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在教学新标准第九册Unit6  Will you help me的conversation时, 教师先通过课件展示了一个谜语让同学们来猜

Ss: What will you do?

T:  I will guess riddle.I have two riddles for you.It’s a toy.It’s made of paper.It’s big and light.It can fly light in the sky!

S1: It’s a Chinese kite.

T: They are useful. They are long and very thin.Chinese people use them to eat everyday.What is it?

S2: It’s a chopstics.

在以上谜语的激发下,两个新单词很自然的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并且同学们对其特点非常了解。

2.作出预测

预测,就是预先推测或测定。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图片去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预测可在个体独立进行,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在教第八册Unit11时,笔者是这样帮助学生进行预测。

笔者播放conversation课件(不要文字和声音),对每幅图提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图一:Where do they have to go ?

图二: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图三:What happened to them ?

图四:Why did the robber run away ?

图五:Where are they ?

图六:What did they carry back ?

3.设计任务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儿童需要把阅读看作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有用的和有意义的任务---一种他们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愿意继续用的东西”(Smith & Elley,1998: 140)。英语阅读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就是让学生作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并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层次,多形式设计阅读活动。

以《开心学英语》第八册Unit11 We have to go to India! 为例,笔者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如下任务。

任务①学生四人一组找出文章中的新单词,并通过上下文猜测它们的意思,尽可能用英语来表达。

任务②学生初读conversation前,笔者设计三个框架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读完后找出答案。

Q1:Where did they go ?

Q2:What happened to them on their way to India ?

Q3:What did they get from India ?

任务③学生快速阅读(scanning)或精读(intensive reading)后,完成下列表格活动。

when

who

where

Do what

What happened

The end

任务④学生根据教师所给提示词,将课文复述一遍。下面是一位学生对conversation用自己的话复述的一段话。

One day, Tony, Jenny and Gogo had to go to India to get the great books . It’s dangerous for them. On their way they met a robber. Just then Gogo came. The robber ran away when he saw Gogo. At last, they got to India. They carried back the great books. They were happy.

设计以上的阅读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其兴趣具有多样花和阵发性特点。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且保持其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之相应的多种活动组织形式,才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语感,进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初此,活动的衔接要自然、步骤清楚,在活动的难度上应体现出一定的梯度性,各项活动的量要适度,使若干活动形成一个承前启后,互为依存的序列。

三、有效练习——拓展阅读能力的空间

阅读课后,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练习、巩固和扩展在阅读课中新学到的语言知识,还要发展其说和写的能力。课后练习有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的阅读课而设计练习形式有表演课文、缩写、改写课文、复述故事等。例如,教学《开心学英语》Book7,Unit6  The turtle is faster 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课文对话进行表演比赛,也可让学生把它改写成故事。下面是笔者教完该课后一位学生改写故事。

Long long ago, Gogo met the turtle. They were quarreling about the running. Gogo thought he was faster than the turtle. The turtle thought he was faster than Gogo. So they had a running  race. They ran to that tree. The man getting to that tree first was winner. Gogo ran faster. Suddenly he saw a coolies shop. Those were his favorite food. He bought all cookies and ate them out. The turtle didn’t take a rest. Then he ran faster than Gogo. The turtle was winner. Gogo was sad.

在关注课后练习的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笔者还布置课后阅读,它是课堂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作业,笔者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四人学习小组共找英语小短文读;另一方面,笔者选择与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读物给学生阅读。不管哪一种,笔者都要求做到以下四方面:1、所选读物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2、难度适中。3、学生阅读后要做英语阅读手抄报或英语读书笔记。4、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每个月对英语阅读手抄报、英语读书笔记、练习作品进行评比和展览。让这块平台成为学生展示自己英语学习风采和获得成功感的乐园。

四、结束语

对于近几年才在全国范围三年级以上开设英语课的国度,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大家去探讨、研究。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使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能、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