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背后是深厚的功夫
(2018-05-19 22:00:39)
标签:
教育评课材料 |
分类: 化学教学 |
精彩的背后是深厚的功夫
2018年5月16日,在美丽敞亮的莒县文心高中,伴着阵阵雷雨和高照的艳阳,我参加了日照市高二化学教学研讨会。会上,我观摩了莒县文心高中贾振安老师和五莲一中王培明老师呈现的两节精彩的公开课;聆听了李勇老师关于高二化学教学的指导意见和杜光翠老师“仰望星空寻思路,脚踏实地抓落实”的复习备考报告;聆听了日照一中厉江海老师和莒县一中刘相洁老师分享的实验班教学的感悟;学习了岚山一中韩玲玲老师分享的文科班学考复习的经验措施和日照实验高中王世民老师分享的理科班一轮复习展望。
会后,我感觉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有关化学教学和备考的收获不必多言,令我感触颇深的是会议的主持者和参与者在会前所做的各种努力。比如莒县杜光翠老师的报告,她从考纲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入手,以高考真题和日照市高三一轮、二轮试题为载体,分析了试题素材的出处,命题者的意图,题目特点和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教师备考复习的对策。这个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报告没有点真功夫是做不出来的。这些努力使得会议精彩纷呈,彰显了老师们深厚的业务功底和敬业精神,同时蕴含着李勇老师会前的运筹帷幄和周密安排。我更欣喜地看到了历次教学研讨会的成果在这次会议上的传承和再现,使得我对我们市的化学教研和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
下面,我着重对贾振安老师和王培明老师的深厚功夫做以下点评。
1.熟悉高考题。他们做遍了近七年来的全国卷高考题,从中选出与同分异构体和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试题并根据需要进行了改编,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题都能做到用高考题引路,用高考题训练,用高考题检测,可以说是用活了高考题。
2.设计导学案。两位老师设计的导学案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准确。(2)知识框架合理。(3)方法归纳全面。(4)设计印刷规范。教师用起来顺心,学生用起来顺手。
3.设计突破难点的方法。贾振安老师设计了运用联苯的球棍模型来突破联苯的二取代物的种数判断这一难点,直观地展示了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的对称情况,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联苯的二取代物的种数问题,渗透了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更令人称道的是,贾老师还引导学生利用双手做两个平面结构来分析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的方法,使学生具有了离开模型也能分析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的能力。
4.进行了主题备课。王培明老师根据高考题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热点将本主题划分了三个课时,然后又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进行了巧妙划分,确定了每一课时的复习内容和题型,使得第一课时的内容和处理的题目型恰如其分。
5.广泛收集素材,善于借力。贾振安老师在讲解同分异构体种数的判断时,借鉴了去年日照市高三一轮复习研讨会的研讨成果,由日照实验高中的范凤艳老师总结的判断方法三部曲。(1)确定相关参数。(2)确定“零部件”。(3)组装“零部件”。这个方法我也一直沿用,感觉效果很好。这充分彰显了市教研活动的创新成果对于全市化学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
王培明老师广泛收集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新鲜素材引入课题,素材涉及眼睛保护、食品保鲜,芯片制作等方面,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6.精心设计课堂语言和课件。王培明老师的课堂语言似乎都经过精雕细琢,干净利索,衔接自然,没有一句废话。贾振安老师的课件既有借鉴的成分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他用箭头标识出卤原子的取代位置,用虚线画出有机物结构的对称线,使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种数一目了然。贾老师对工作精益求精,在上课前还在调整课件上卤原子的位置,还在推敲一个规律的精准表示方法,令我肃然起敬。
7.扎实的基本功使课堂精彩纷呈。两位老师都态度温和、循循善诱,课堂上气氛融洽,师生交流顺畅。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包含着对学生的关爱和期待,洋溢着驾驭课堂能力的高度自信。
王培明老师的板书堪比书法作品,日照市书法学会会员的身份实至名归。王老师组织的学生活动花样繁多,学生参与度高,目标达成度高。王老师能够对学生的活动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与鼓励。贾老师的学生活动水平高,显示了教师和学生们高超的素质和水平。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两分法来分析这两节课的话,我认为两位老师还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略作改进。
1.贾振安老师
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来说,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过细、过多,学生活动主要就是板演,略显单调,缺乏学生的讲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同分异构体是高考的必考点,主要有两方面的题型,一是同分异构体的种数判断,二是符合一定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的书写。贾老师注重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
在课堂小结的环节中,贾老师注重了引导学生对宏观方法的总结而忽视了对解题所得规律的总结和落实。我觉得做题如做菜,需要在开火之前将需要下锅的食材加工成半成品,待开火之后立即下锅即可,而不是油热了再去洗菜、切肉。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一些通过辛苦推演而得出来的规律和结论并且熟记,如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取代基本身没有同分异构体),若三个取代基相同,则有3种同分异构体,若其中两个取代基相同,则有6种同分异构体,若三个取代基各不相同,则有10种同分异构体。这样,这些结论能够在以后的训练中直接运用,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2.王培明老师
课的结尾处有一些懈怠,没有跟上相应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做了学案上的一道课后练习题,而且没有展示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了用一道题带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教学思路,如果能在重要规律总结之后选编适量的巩固性练习效果会更好。
没有充分发挥出课始呈现的诸多新鲜素材的最大功效,如果能在课尾加上相关的设疑,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决疑问,起到照应开头的作用,那就太完美了!
总之,我感觉每一次参加市里的教研活动都会收获满满,既有教育教学视界的拓展,又有教学技能的提升,既有心情的愉悦又有精神的振奋。
任何精彩的背后都有深厚的功夫。讲课如此,生活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