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2011-04-26 13:26:01)
标签:
教育 |
分类: 动物训练 |
动物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反射活动是中枢神经的基本活动形式,有条件反射(conditionded reflex)和非条件反射( unconditioned reflex).
条件发射的形成
1.
2.
3.
条件反射的消退
1.
2. 一个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有可能被突然出现的一个新的强刺激而被抑制,使该条件反射暂时消退。此外,条件刺激太强或作用时间太久,也会抑制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
总之,为了建立条件反射,使用的条件刺激要固定,强度要适宜,而且要经常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和巩固。否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也会因受到抑制而逐渐消退。
在实际海豚白鲸或其他动物的训练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训练动作动物已经训练一段时间并已基本掌握,但突然在某天或某个时段动物似乎忘却了这个动作,需要重新加以训练或引导。训练中通常我们称为暂时性失忆。
条件反射的生理学意义
条件反射的建立,极大的扩大了机体反射活动的范围,增加了动物活动的预见性和灵活性,从而使动物更能进行精确的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食物条件反射建立后,动物不再是消极的等待食物进入口腔后才开始进行消化活动,而是可以根据食物的形状和气味主动寻找食物,即在食物入口之前就做好了消化的准备。
在动物个体的一生中,纯粹的非条件反射只有在出生后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可以看到,以后由于条件反射的不断建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越来越不可分割的结合起来。因此,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反射性反应,都是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并存的复杂反射活动。随着环境变化,动物会不断形成新的条件反射,消退不适合生存的旧条件反射。
从动物进化上看,动物越高等,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而生存的能力也越强。
动物神经活动的类型
兽医,驯养员等在实践中常可观察到,相同种类的不同动物个体在形成条件反射的速度,强度,精细程度和稳定性方面,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和生产性能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因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整合活动存在的个体差异,叫做神经活动的类型,一般简称为神经型( nervous type)
动物的基本神经型
1.
其神经型特点是兴奋和抑制都很强,但比较起来,兴奋更占优势。这类动物的行为表现是急躁。暴烈。不受拘束和带有攻击性,它们能迅速地建立比较巩固的条件反射,但条件反射的精细度很差,即对类似刺激的辨别能力很弱。
2.
其神经型特点是兴奋和抑制都强,且均衡发展,互相转化比较容易且迅速。这类动物表现为活泼好动,对周围发生的微小变化能迅速发生反应,能精细的辨别相似的刺激,适应环境的复杂变化,形成条件反射很快,是动物训练或生产中最好的神经型。
3.
其神经型的特点是兴奋和抑制都强,发展也比较平衡,但互相转化比较困难而缓慢。这类动物表现为安静,细致,温顺和有节制,对周围变化反应冷淡,它们能很好的建立起精细的条件反射,但形成的速度较慢。
4.
其神经型特点是兴奋和抑制都很弱,一般更容易表现为抑制。这类动物表现胆怯,不好动,易疲劳,常常畏缩不前和带有防御性。一般不易形成条件反射,形成后也不巩固。它们不能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也难于胜任比较强和持久的活动。
神经型的形成
动物神经型不但取决于该个体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还有其后天的环境因素有关。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决定条件反射建立的可能性,包括建立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等的个体差异。而后天因素决定将会形成什么样的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稳定性,所以动物的神经型是皮层功能的遗传特性和周围环境影响结合的产物。实践证明,动物神经型的初步形成,一般都在幼年阶段,在动物幼年阶段,环境因素的影响对神经型的形成常能起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应从幼龄就开始定向培育,以期形成良好生产性能的神经型。例如,那些具有抑制性遗传因素的幼仔,宜在安静环境中进行适应培养。而那些具有抑制性遗产因素的幼仔,可在多变的环境中进行培育,可使他们向好的神经型发展。
神经型的实践意义
实践证明,活泼型的个体训练性能最好,安静型次之,兴奋型较差,抑制型最差。
兴奋型个体在训练强度不大时表现良好,但强度增大时,则表现能力不定,对命令表现反抗。
活泼型的耐力久,速度快,能迅速适应训练条件的变化。
安静型的使役能力较好,耐力也久,但动作较缓慢。
抑制型的使役能力很差,速度慢,不耐久,对命令反应迟钝。
兽医临床实践观察中发现,抑制型个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差,发病率高,病程长及临床症状较重,对药物的耐受剂量较低,药物治疗效果差,痊愈或康复缓慢;活泼型和安静型的个体与抑制型恰好相反;兴奋型的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均比抑制型好,但不如活泼和安静型。
总之,动物的驯养应以个体为异,视不同类型不同性格加以训练和引导,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