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8-07-02 15:19:40)分类: 教学设计 |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它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
本学期五年级综合实活动课程围绕自我成长、现代科技、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地方特色等方面展开活动。在“走近母亲河”中,我们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激发爱国情怀;在“汽车总动员”研究中,了解汽车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及安全乘车的注意事项;“走进学校的历史”让我们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学习按一定时间顺序整理资料并经历信息发布的过程;通过“珍爱生命,远离吸烟”的研究活动,学习如何有效地进行宣传,参与社会活动;在“山西皮影戏”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的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在探索研究中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并提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具体收获如下: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在活动评价中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在活动中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莫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 爱文学知加识,重视语文课学的知识。
3.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4.综合实践活动的精髓在于“实践”二字。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广泛的开展,拓宽了学生动手的空间,为学生自主动手、独立制作、体现个性化特征的设计提供了时间的保障。本着为全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设人材的目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很有必要。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总之,这学期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真正做到锻炼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