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教育寻变》有感
(2017-06-22 21:35:57)分类: 教学随笔 |
近几日有幸拜读了李建平先生的著作《中国教育寻变》一书,让我收获颇多,教育改革,是一项难题,尤其是能够触碰到教育的软肋,改革者需要的不仅是长远的战略眼光,更重要的是要有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李希贵校长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更是素质教育的探索者与践行着,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一旦下定决心,绝不会回到原点。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2、教育是一项服务,理解了教育的真谛,就会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就是服务,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这是十一学校的哲学,学校因学生而存在,课程因学生而改变,硬件因学生而建设,老师因学生而教学,这是十一学校对教育的理解,正是本着这种理解,所有的出发点才有了最终的归宿,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时,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3、尊重个性,追求自由,因材施教,注重人的文化建设。学校的转型,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观念一变,地广天宽,作为为十一中学的校长,李希贵把解放思想放在了重要位置,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能解放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李校长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教学规律,一切一人的成才为目的,学校开设200多个社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重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和教师的交往从来没有花架子,一切都是真诚和实事求是的,
这部教育大作,几天时间很难有深层次的理解,李校长的由未来规划现在的教育理念别出心裁,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也希望李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能够深深地影响高中教育的明天,也希望我们的高中教育不再是学生做题的工具,而是培养出性格健全,有理想,有抱负,拥有家国情怀的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