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些最珍稀的树,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2023-06-07 09:01:34)
为这些最珍稀的树,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近日,《贵州都市报》刊登了一篇报道:《中国最珍稀的树在贵州活得很好》。最珍稀的树是指银杉,这是一种濒危孑遗植物,是30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至今的稀世珍宝,目前只发现于我国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作为一种古老的残留植物,银杉具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
根据2020年调查数据,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天然银杉866株,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由于保护区地处贵州省道真县,道真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银杉这乡”。
在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8人从事银杉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从2000年起,保护区除持续加强对银杉的科研监测外,还开展人工扩繁工作,累计成功育苗1.16万株,人工移栽后存活数量超4000株。
银杉的人工扩繁并非一件易事。一是种子采集比较难。银杉属喜光植物,由于受到生长较快的阔叶林生存竞争影响,现在的野生银杉多生长在悬崖峭壁上,要采集球果,十分艰难。二是种子采集时限很强。银杉是雌雄同株,果子只在母株上挂一个月左右,10月初成熟,如果不在
这有限的时间里采集,错过了又得等2年。三是幼苗生长缓慢。三年生的幼苗也仅有7——8厘米,当幼苗长到30到40厘米高度才可移栽,则需要7年乃至更长时间。四是对生境要求特别高,要选择适合的回归点,才能移栽。
为了这些最珍稀的树,专业人员默默无闻的工作,付出了多少心血,实在无法估算。然而,“中国最珍稀的树在贵州活得很好”,这是最直观的评价,最真实的反映,最优美的赞颂。让我们向辛勤的生态文明的卫士们致敬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