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黑匣子很快找到了87@365
(2022-03-28 09:53:59)
标签:
365时评黑匣子文化飞机 |
第二个黑匣子很快找到了
冯建海
“3·21”东航飞行事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我看了视频,我把采访消防队员陈小辉的语音大致变成文字:
在核心区域作业,这是坚持了3天的作业点,是个斜坡,前期挖了1.5米左右,在民航工程师指定的区域继续往下刨了1.5米,在树根下面就发现了它,这位工程师确认了,还让两个人跟着他走,共同确认。
我又看了类似的视频,后面又多了句话:
我们一直在这里坚持,一直在这里战斗。
我又看了类似的视频,还有些补充:
这是个斜坡,在挖斜坡的时候,还要用绳子吊住身体。
这么说,真得不好挖。
还有困难呢,就是当地下雨了,地面泥泞,挖过的地方还有积水,我因此想,这雨水也会掩埋痕迹的,寻找黑匣子的难道就更大了。
当我看到这样一则标题,说是确定飞机撞击点了,看到这样的标题,我还忍不住笑了,这是不是标题党呀,撞击点还用确定吗?搭眼一看不就看出来吗?现在想来,还真不是,是我想得太简单了,在深山老林了,在泥泞雨水里,还真不容易确定撞击点。
从寻找生命来说,从寻找飞机残骸来说,从寻找黑匣子来说,确定撞击点是第一要务,这个工作做得还不错。
其它的不说,我就说同样牵动人心的黑匣子吧,第一个找到了,第二个呢?我有时怀疑,这样的困难条件下,这黑匣子还能找到吗?
理论指导实践,谋定而后动,正确的思路能让实践少走弯路。
这就要表扬这位“民航工程师”了,这位民航工程师“指定”了“区域”,由于指定了区域,就没有漫无边际地乱挖,相应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这就要表扬这些消防员了,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我想到了某一年的高考题,是一个看图作文:地下有水。挖了第一个坑,没有挖到水,换个地方,还是没有挖到水,在换个地方,还是没有挖到水,明明地下有水,为啥挖不到水呢?就是因为浅尝辄止,就是因为没有坚持,令人嗟叹惋惜。
第二个黑匣子很快找到了,这里我加了“很快”两个字,意思就是在正确的思路下通过实践很快达到了理想的结果。
这是我由此得到的启示。
向遇难者致哀!
向参加搜寻工作的人员致敬!
2022年3月28日星期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