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觉得这两首词不是高水平地360@365

(2019-12-26 18:24:53)
标签:

365

时评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改写

我觉得这两首词不是高水平地

/冯建海

看到这样一个标题:

《人民日报》评中国历史上40首高水平诗词  阅读时代杂志 2019-12-23 15:11:30

我浏览,看到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高评第五。

《人民日报》点评: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

更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高排榜首。

《人民日报》点评: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下片怀人,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全词可谓设景清丽雄阔。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说过: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我保留我的判断,我觉得这两首词不是高水平的。

我早已毅然决然地改写了这两首词,并附理由。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冯建海(改写苏轼)

 

风流人物,总会在,任尔大江东去。

故垒赤壁,一说是,周郎破曹之地。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千堆雪卷起。

多少豪杰,成就三国鼎立。

 

遥想公瑾当年,已抱得美人。

踌躇满志,谈笑间,樯橹化作烟尘。

怀古抚今,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人生如梦,淡看江月浮沉。

理由:

苏轼的《赤壁怀古》这首词,尽管广为传诵,尤其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是朗朗上口,张口就来,还因这首词奠定了苏轼“浪漫主义诗人”称号,可是,我越读越觉得这首词写的可商榷之处颇多,比如,前后矛盾,一些字几无诗意,似乎还有些跑题。

前后矛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这两句提示我们,最起码,没有“淘尽”“周公瑾”和“小乔”吧。

其实,怎么“淘尽”呢?我们知晓好多“风流人物”吧,比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一些字几无诗意:

“故垒西边”的“西边”“人道是”“小乔初嫁了”的“了”几无诗意,有凑字之嫌。

还有些跑题:

江山如画”,那时的江山怎如画一样美丽?三国混战,估计满目疮痍。有诗为证:铠甲生虮虱,万姓已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当然,也可以猜,苏轼大诗人的意思是——“画”,就是“多少豪杰”们忙着征伐,忙着割据。估计,也就是我为苏轼大诗人这么着想,谁不把“江山如画”想象成江山如此多娇呢?

“一樽还酹江月”:这个行为也很牵强,不大可能向长江里撒酒。敬天敬地敬人,那是在一定的场合下的庄严仪式,这种一般的旅游,开怀畅饮就很尽兴了,并且还可能“酒逢知己千杯少”,怎么会浪费美酒呢?

说苏轼属“浪漫主义”,也很牵强。我说过,当您拜读了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后,那才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浪漫主义”。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冯建海(改写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遥遥蟾宫,今宵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孤寂不胜寒。

起舞弄影乱,还是在间。

 

转朱阁,绕绮户,照无眠。

想义山诗:相见时难别亦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缘谁可变

但愿情长久,千里共婵娟。

理由:

这首词,最广为传诵的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尽管“人长久”有那么一点小茫然,还不如“人长寿”“人长命”好理解。

开篇,一读,觉得这就是一通醉话。

“明月几时有”,明月月月有啊;

“今夕是何年”,今夕就是今夕,怎么是何年呢?

“我欲乘风归去”,风能载动你吗?归哪儿去?

所以,我觉得这首词,题目可改为:醉语。

我通过读有关翻译和赏析,认为:

“高处不胜寒”,这个“高处”牵强,“天上宫阙”,可不是用“高处”可表达的。

“何似在人间”:“何似”用在这里恰当吗?

“何事长向别时圆”:也好像是一个病句,曲里拐弯的,绕口令似的。

“此事古难全”:试问,“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事”吗?如前所述,“月有阴晴圆缺”,不是用“事”可表达的,也不是用“古”可表达的,开天辟地就如此。

这首诗,作者想表达的就是一个“情”字,而“人长久”并没有像作者想象的那么有诗意。

2019年12月25日星期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