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图作文《妈妈“打”奶奶》教学设计

(2011-04-19 19:32:54)
标签:

杂谈

分类: 作文教学设计

http://s14/middle/7c50cd63g7686e1ded3ed&690

看图作文《妈妈“打”奶奶》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多幅图。

2、         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事的方法。

3、         学习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

4、         初步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5、 教育学生关爱老人。

二、        教学准备:

为每一名学生准备一组漫画作品《妈妈“打”奶奶》。

三、        教学过程:

1、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图画,说一说图画的内容。

启发谈话:同学们,请观察这四幅连续的图,说一说,这组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为了说得方便,可以为小朋友起个名字。(小刚看到,妈妈“打”奶奶,马上去告诉爸爸,他和爸爸回到家,发现,是妈妈帮助奶奶捶背。)

2、         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学会前推后想,具体表述每幅图画的内容。

启发谈话:同学们,咱们来仔细观察每一幅图,具体地说一说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先来看第一幅图,要注意这几个人的动作和表情。小刚看到了什么?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奶奶在干什么?(奶奶背对着妈妈坐着)。妈妈在干什么?(妈妈在打奶奶)。具体怎么打?(妈妈用两只拳头不停地打奶奶)。他是怎么想的?图画上有一个感叹号和一个问号表示什么?(感叹号表示他很吃惊,还可能有别的情感;问号表示,他想不明白,妈妈为什么打奶奶,或者是,他想,妈妈怎么能打奶奶呢?)他为什么会吃惊呢?如果妈妈和奶奶平时经常打架,今天看到妈妈打奶奶,他还会吃惊吗?看图时,要学会推前,想后。(可以用上“一向”“和睦”“孝顺”等词。)

用一段话,把这幅图的内容写下来。

指名读一读,大家评一评,什么地方写的好,什么地方写的不好,帮他修改一下。

看第二、第三幅图。

思考:小刚是怎么做的?(他转身往外跑)他的心情怎么样?跑得速度怎么样?用什么样的词来写他心里急呢?用什么样的词来写他跑得快呢?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词语供同学们参考:心急如火或心急如焚,疾步如飞,两脚生风,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小刚见到他爸爸说了什么?开始他爸爸相信了吗?是怎么说的?小刚又说了什么?爸爸相信了吗?听到小刚的话之前,爸爸走路的样子和表情有什么不同?(这里,老师和学生可以互动一下,一个表演小刚,一个表演爸爸。比如我表演爸爸,一名学生扮演小刚。“爸爸,妈妈打奶奶!”“开玩笑,你妈妈怎么可能打奶奶呢?”“我亲眼看见的,现在还打呢,你快回去看看吧。”)爸爸听了小刚的这些话,是什么做的?

请同学们用一段话,把这两幅图的意思写下来。

指名读一读,大家评一评。

观察最后一幅图。

小刚和爸爸跑回家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爸爸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小刚是怎么想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用一段话,把这幅图的意思写下来。

3、         连段成篇。

启发谈话:同学们用三段话把这组图的意思都写出来了,大家能不能把这三段话连起来,构成一篇作文呢?要注意段和段之间衔接自然。

4、给作文加他题目。

老师给作文加了个题目:妈妈打奶奶

大家看看,这样写有什么毛病?老师改一下:妈妈“打”奶奶。这样行吗?为什么要在“打”上加个引号?(表示,妈妈没有真得打奶奶。)

大家写好后,同桌互相读一读,互相帮助修改一下。老师要从中最少选出两篇来,一篇在报纸上发表,一篇参加世界华人作文大赛,保证能获奖。如果还有写得很好的,我就把它们发在网站上。

注:启发学生思考的一些问题后面的括号里的内容,不是准确答案,其实,也没有准确答案,只是图画表示的大概意思。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合情合理,越出人意料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