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平凡真实的人生——读《朝花夕拾》心得体会
(2012-01-04 16:47: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心得 |
走进鲁迅平凡真实的人生
——读《朝花夕拾》心得体会
锦州四中语文组 张红丽
“喜欢读书的人一辈子不寂寞,不喜欢读书的人一辈子都不知所措。”我喜欢这句话,这是一个浮躁喧嚣的年代,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能让心真正地安静下来,闲暇之余我读了一本鲁迅的《朝花夕拾》,让我读到了一种温暖,一种真实,一种亲切。
在谈及鲁迅的时候,可能更多的人停留在对鲁迅的评价上,他犀利的笔锋,他严肃的面容,他嫉恶如仇的豪迈。鲁迅真的像传说中那样需要我们仰视吗?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真实平凡的鲁迅。
鲁迅的童年并不神秘,甚至和我们的童年一样丰富多彩,他有个小隐鼠的宠物,鲁迅也喜欢看热闹,看迎神赛会中的“五猖”神和“梅姑”神,还有看戏,画画,在雪天捕鸟,绣像,看神话故事,尤其爱看带图案的故事书。鲁迅最大的快乐在百草园,百草园其实一个长满草的一个乐园,可是童年的鲁迅却有本事让它变成一个乐园。这种本事就是童心。它可以令单调无趣的生活变得丰富有趣起来。在童年的鲁迅的眼里,油蛉是个歌手,而蟋蟀是会弹琴的,一旦听说何首乌长得像人形,吃了便可以成仙,就非要拨出它的根来看看,在冬天的百草园,则在下完雪后捕鸟。
鲁迅自己也说“回忆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细细品读鲁迅的散文,我们似乎还能读到萦绕在鲁迅内心的阴暗的回忆:自己幼时自己心爱的小隐鼠死掉了,可爱的小白兔被猫吃掉了,充满了无限乐趣的百草园卖给了别人,渴望去看五猖会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有机会读书学校却是乌烟瘴气,学了知识什么都做不成,在日本遇到了藤野先生,却为了医治国人的精神病苦而与之离别,朋友范爱农穷困潦倒,落水而逝……
我们在读到这些的时候,知道了鲁迅的过往的生活中不仅仅都是快乐,还有一些感伤,甚至在读到感伤之处,还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些发生在鲁迅生活中的快乐的事、感伤的事都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鲁迅,最平凡的鲁迅。
美好的人和事总是能长留心间的。当一个人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最先想到的是哪些人呢?肯定是那些对他一生有着深远影响的人,比如说保姆长妈妈、老师藤野先生。在鲁迅其他文章里所描述的女性,都是带有讽刺之意,但只有长妈妈,鲁迅她更多的是敬意。也正因为如此,她的故去,足以令人怀念。对鲁迅一生有着重大影响的人还有另外一个人,是藤野先生。他用他的爱影响着鲁迅,用爱感染着鲁迅。鲁迅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好的医生,离开了他敬爱的藤野先生,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藤野先生值得鲁迅先生记住一辈子。他在精神上引导着鲁迅。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一个以写《呐喊》、《彷徨》那些沉痛深刻的小说杂文著称的鲁迅为什么突然写了这样一部风格迥异的书呢?
鲁迅自己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在污浊的空气中,作者除了继续不妥协地战斗之外,回顾童年,回顾求学时遇到的充满博大爱心的老师,回顾求学时相惜的朋友,对于鲁迅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这些人与事是作者心中的一片净土,是他精神上的一个家园。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鲁迅,一定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鲁迅的作品,这份最初的感受是可贵的,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许当我们再次翻看鲁迅的作品,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们也许都会渐渐理解和喜欢这位伟大的作家。
《朝花夕拾》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总起来看,《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下面是十篇文章的题目。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