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成果评选结果的
(2014-04-12 15:07:05)
标签:
教育 |
关于公布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成果评选结果的
通知
各市、省直管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所):
根据省教科院通知(教科研函〔2013〕31号)精神,我省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成果评选工作业已结束。本次评选共收到传统实验和数字实验创新成果138项,经评委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9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7项。现将获奖结果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附件: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成果获奖结果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4年2月8日
附件
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成果评奖结果
一等奖(19项)
|
姓名 |
单位 |
成果名称 |
类型 |
证书编号 |
|
|
李友银 石璞 范广伟 |
合肥一中 |
合一实验盒 |
传统 |
2014006001 |
|
|
刘传友 毛思哲 蒲丽丽 |
蚌埠市教科所 蚌埠九中 |
温室效应模拟实验 |
传统 |
2014006002 |
|
|
孙玲 |
淮北七中 |
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改进 |
传统 |
2014006003 |
|
|
王华娥 |
阜阳二中 |
氨气的喷泉实验改进和变色喷泉实验设计 |
传统 |
2014006004 |
|
|
朱康 汪峰 |
淮北天一中学 淮北市教研室 |
N2和O2反应的创新设计 |
传统 |
2014006005 |
|
|
施兴无 朱晓娟 高明 杨城 |
铜陵市十二中 |
二氧化碳灭火探究创新 |
传统 |
2014006006 |
|
|
唐文海 程波 |
宿州二中 |
多用途微型导电测试装置 |
传统 |
2014006007 |
|
|
张震 马文龙 |
亳州一中南校 |
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改进实验 |
传统 |
2014006008 |
|
|
毛思哲 蒲丽丽 |
蚌埠九中 |
新型燃烧匙 |
传统 |
2014006009 |
|
|
胡婷婷 吴艳 |
蚌埠二中 |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 |
数字 |
2014006010 |
|
|
李友银 石璞 任腾菲 |
合肥一中 合肥师范学院 |
对强碱弱酸盐溶液pH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
数字 |
2014006011 |
|
|
李新义 高建伟 |
蚌埠二中 |
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定中的实践和探究 |
数字 |
2014006012 |
|
|
朱成东 马善恒 王莱英 |
合肥六中 |
利用氧化还原电势传感器测定亚硫酸钠样品的质量分数 |
数字 |
2014006013 |
|
|
蒋蓓蓓、秦群 |
蚌埠二中 |
利用手持技术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数字 |
2014006014 |
|
|
郭孝兵 任峰 |
合肥一中 |
高温传感器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数字 |
2014006015 |
|
|
黄钊 胡婷婷 |
蚌埠二中 |
温度传感器判定NaHCO3、Na2CO3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
数字 |
2014006016 |
|
|
|
宣城二中 |
运用手持技术探究影响原电池效率的因素 |
数字 |
2014006017 |
|
|
朱康 汪峰 |
淮北天一中学 淮北市教研室 |
基于数字化实验构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数字 |
2014006018 |
|
|
黄雪 徐泓 |
宣城二中 宣城市教研室 |
运用手持技术探究双液原电池电流强度的影响因素 |
数字 |
2014006019 |
|
二等奖(35项)
|
姓名 |
单位 |
成果名称 |
类型 |
证书编号 |
|
|
杜松庭 |
宿州二中 |
胶体性质实验的创新设计 |
传统 |
2014006020 |
|
|
郑赵明 宣庆华 |
濉溪中学 |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21 |
|
|
陈义生 |
无为一中 |
钠与乙醇的反应 |
传统 |
2014006022 |
|
|
董瑞峰 杨超 魏崇花 |
亳州二中 |
电化学实验创新仪器 |
传统 |
2014006023 |
|
|
王艳 |
淮北海宫学校 |
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 |
传统 |
2014006024 |
|
|
陈锦 |
蚌埠慕远学校 |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
传统 |
2014006025 |
|
|
魏香三 |
蒙城二中 |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
传统 |
2014006026 |
|
|
戴锦初 |
滁州市教研室 |
溴苯制取及产物检验装置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27 |
|
|
尹乐 |
阜阳四中 |
分子运动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28 |
|
|
刘文 |
淮南四中 |
胶体制备实验改进 |
传统 |
2014006029 |
|
|
陈诚 |
宿城一中 |
化学反应速率综合演示器 |
传统 |
2014006030 |
|
|
周翔 胡孔国 |
铜陵三中 铜陵市教研室 |
硫与铁的反应 |
传统 |
2014006031 |
|
|
胡云 |
淮南七中 |
氧气性质实验 |
传统 |
2014006032 |
|
|
张红岩 张震 |
亳州一中南校 |
浓烟实验 |
传统 |
2014006033 |
|
|
吴国权 |
合肥七中 |
利用化学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探究 |
传统 |
2014006034 |
|
|
李友银 石璞 任腾菲 |
合肥一中 合肥师范学院 |
对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石灰水实验的再探究 |
数字 |
2014006035 |
|
|
吴艳 李新义 |
蚌埠二中 |
手持技术在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定中的应用探究 |
数字 |
2014006036 |
|
|
任峰 |
合肥一中 |
基于手持技术环境的电离平衡教学 |
数字 |
2014006037 |
|
|
任峰 郭孝兵 |
合肥一中 |
氯酸钾热分解温度的测定 |
数字 |
2014006038 |
|
|
毛思哲 |
蚌埠九中 |
利用手持技术再探温室效应 |
数字 |
2014006039 |
|
|
杨延光 |
合肥一中 |
现代实验在氯化铁复习课中的应用 |
数字 |
2014006040 |
|
|
朱成东 |
合肥六中 |
数字化实验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以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为例 |
数字 |
2014006041 |
|
|
蒋蓓蓓、陆晓萍 |
蚌埠二中 |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
数字 |
2014006042 |
|
|
余志学 |
合肥一中 |
运用手持技术,测定胆矾晶体纯度 |
数字 |
2014006043 |
|
|
周丽 |
宣城二中 |
数字化实验在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的应用 |
数字 |
2014006044 |
|
|
朱成东 马善恒 王莱英 |
合肥六中 |
利用手持技术测定钠与水反应的热效应 |
数字 |
2014006045 |
|
|
蒋蓓蓓、贾若冰 |
蚌埠二中 |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磷酸氢二钠与硝酸银的反应 |
数字 |
2014006046 |
|
|
孙明亮 蒲丽丽 柏艳 刘玲玲 杨晓洁 |
蚌埠九中 |
加热氨水后pH如何变化 |
数字 |
2014006047 |
|
|
蒋红年 |
蚌埠二中 |
温度传感器探究酒精灯、蜡烛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 |
数字 |
2014006048 |
|
|
朱成东 王莱英 |
合肥六中 |
利用手持技术探究碱性条件下的镁铝电池 |
数字 |
2014006049 |
|
|
王长山 |
芜湖市清水河中学 |
利用数字传感器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
数字 |
2014006050 |
|
|
李惠勇 蒋蓓蓓 |
蚌埠二中 |
数字化实验:初探NO3-氧化Fe2+的pH |
数字 |
2014006051 |
|
|
谢月平 杨延光 |
合肥一中 |
反应速率测定的创新 |
数字 |
2014006052 |
|
|
高建伟 蒋红年 |
蚌埠二中 |
利用手持技术研究碳酸钠水解随温度变化的“异常” |
数字 |
2014006053 |
|
|
王东录 |
合肥一中 |
数字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应用 |
数字 |
2014006054 |
|
三等奖(37项)
|
姓名 |
单位 |
成果名称 |
类型 |
证书编号 |
|
方丽丽 |
亳州二中 |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及NO2、NO性质的实验设计 |
传统 |
2014006055 |
|
马朝忠 |
阜南黄岗中学 |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创新 |
传统 |
2014006056 |
|
左朋生 |
含山一中 |
运动加快的实验 |
传统 |
2014006057 |
|
李琳 |
马鞍山22中 |
微型实验证明氨气的还原性 |
传统 |
2014006058 |
|
左朋生 |
含山一中 |
改进分子运动实验 |
传统 |
2014006059 |
|
朱卿 |
铜陵市一中 |
无水硫酸铝催化裂化石蜡油的演示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60 |
|
水媛媛 |
淮南十一中 |
粉尘爆炸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61 |
|
韩丽丽 |
蚌埠第八中学 |
木炭还原氧化铜微型实验 |
传统 |
2014006062 |
|
王朝华 |
含山姚庙初中 |
硫粉燃烧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63 |
|
张敬亮 |
涡阳二中 |
铜与浓硝酸、稀硝酸演示实验的创新 |
传统 |
2014006064 |
|
戚新功 |
含山一中 |
探究蜡烛燃烧产物实验改进 |
传统 |
2014006065 |
|
王 冰 |
阜阳九中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改进 |
传统 |
2014006066 |
|
郑德保 |
肥西上派初中 |
氨分子扩散实验装置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67 |
|
王聂平 |
黄山区三中 |
验证空气中是否有残留氧气的方法 |
传统 |
2014006068 |
|
马连琴 |
阜阳二十中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
传统 |
2014006069 |
|
戚新功 |
含山一中 |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70 |
|
李琳 |
马鞍山二十二中 |
微型实验证明氯化铵受热分解 |
传统 |
2014006071 |
|
魏明贵 |
宣城六中 |
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
传统 |
2014006072 |
|
承长琴 |
淮南三中 |
再探钠在空气中燃烧 |
传统 |
2014006073 |
|
沈德贵 |
宣城中学 |
分子扩散 |
传统 |
2014006074 |
|
胡佳 |
合肥三十五中 |
初中化学“氨分子的运动”和“分子的间隔”实验 |
传统 |
2014006075 |
|
陈冬芹 |
淮南二十一中 |
探究氨气性质的改进实验 |
传统 |
2014006076 |
|
周如磊 |
明光中学 |
铁的吸氧腐蚀”实验创新 |
传统 |
2014006077 |
|
汤玉宏 |
含山一中 |
对用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78 |
|
王传梅 |
肥西烧脉中学 |
可乐灭火器 |
传统 |
2014006079 |
|
邹炎 |
肥西清平初中 |
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80 |
|
王聂平 |
黄山区三中 |
氨水扩散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81 |
|
胡海铭 |
祁门凫峰中学 |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
传统 |
2014006082 |
|
夏菊花 |
合肥三十二中 |
奇妙的化学溶洞 |
传统 |
2014006083 |
|
吴国权 |
合肥七中 |
电化学原理在“暖宝宝”中运用的探究 |
传统 |
2014006084 |
|
周翔 |
铜陵市三中 |
铜与不同浓度硝酸的反应 |
传统 |
2014006085 |
|
王磊 |
合肥五十一中 |
数字 |
2014006086 |
|
|
査琼 |
蚌埠铁中 |
化学教学中利用数字化实验的几点感悟 |
数字 |
2014006087 |
|
魏陈 唐冰 |
宣城二中 |
用数字实验进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 |
数字 |
2014006088 |
|
周加芳 冯正午 |
芜湖十二中 |
利用数字化实验演示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
数字 |
2014006089 |
|
徐振中 |
无为县鹤毛中心校 |
运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揭示缓冲溶液的pH值变化 |
数字 |
2014006090 |
|
赵国斌 陈爱民 |
炳辉中学 北京94中 |
应用“手持技术”探究一元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pH |
数字 |
2014006091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