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

(2015-03-16 15:39:33)
标签:

佛学

分类: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后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主要设计和安排了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

一是实物观察,主要是对一个实物的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是间接观察物体,如书中的“观察大象”——图中小猴与小猫分别从两个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只大象,学生通过观察这幅图来辨别它们各自看到的大象是什么形状。这种间接观察物体的活动,学生经历的是“观察实物图—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看一看(一)                      1

看一看(二)                      2

看一看(一)

                                                                                  首案编写:张  

教学内容:P18-1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耐心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课件出示小红的照片)

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

你能帮她解答吗?

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

小结:同一方向观察。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对!我们要仔细观察事物,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可能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小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3.举手回答18页问题。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

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

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集体订正。

四、多种练习,巩固知识。

1.练一练第2题。

2.出示第3题,比比看谁反应快。

3.出示4题。先观察情境图,然后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模拟情境图,再作出判断。

五.课堂小结

    回忆下,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前面看         从后面看        从侧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看一看(二)

                                                    首案编写:张  

教学内容:P20-2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耐心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故事《盲人摸象》。提问:

1 这几个盲人摸到大象之后,他们对大象的描述为什么不一样呢?

2 小结:因为他们是盲人,看不到大象的全部,所以用手摸到哪个部位,就把大象想象成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看一看(二)》。(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说一说。(出示书中20页第一幅图)

提问:说说图中有什么。

      说说男孩看到了轿车的哪一部分,女孩看到了轿车的哪一部分,都有什么东西?

2、组织活动验证猜测

过渡:你猜对的吗?让我们亲自来看看。

1)实物观察。

2)小组汇报。

3、形成概念,尝试总结

师:同一辆汽车,为什么两次看到的结果不同呢?

综合几位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会不同。

4、练习

学生翻开课本第20页的观察书包,并独立完成。指名阐述理由。

5、观察玩具,小组交流。

1)你能不能用刚才大家总结的方法来观察我们身边的物体?每个小组桌子中间都有一个玩具,请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然后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2)猜一猜,你对面的同学看到的玩具形状跟你一样吗?那你想不想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3)换位观察:请小朋友们沿顺时针方向移动自己的位置,然后继续观察桌面上的玩具,说说这回你又看到了什么?全班交流:现在看到的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如果继续移动,你看到的玩具形状和现在一样吗?

提问:为什么同样一个玩具,我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

小结:当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就不一样了。

三、 巩固练习,应用结论

书上21页练一练。每道题让学生先回答后再通过课件演示。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谈收获)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看物体、看问题要想全面,得多角度去看。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

                       上面    正面

                       侧面    后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