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
(2015-03-16 15:39:33)
标签:
佛学 |
分类: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计划
单元学习目标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主要设计和安排了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
一是实物观察,主要是对一个实物的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是间接观察物体,如书中的“观察大象”——图中小猴与小猫分别从两个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只大象,学生通过观察这幅图来辨别它们各自看到的大象是什么形状。这种间接观察物体的活动,学生经历的是“观察实物图—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看一看(一)
看一看(二)
看一看(一)
教学内容:P18-1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耐心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
你能帮她解答吗?
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
小结:同一方向观察。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对!我们要仔细观察事物,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可能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小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3.举手回答18页问题。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
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
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集体订正。
四、多种练习,巩固知识。
1.练一练第2题。
2.出示第3题,比比看谁反应快。
3.出示4题。先观察情境图,然后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先模拟情境图,再作出判断。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看一看(二)
教学内容:P20-2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耐心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2)
二、探索新知。
1、说一说。(出示书中20页第一幅图)
提问:说说图中有什么。
2、组织活动验证猜测
过渡:你猜对的吗?让我们亲自来看看。
(1)实物观察。
(2)小组汇报。
3、形成概念,尝试总结
师:同一辆汽车,为什么两次看到的结果不同呢?
综合几位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会不同。
4、练习
学生翻开课本第20页的观察书包,并独立完成。指名阐述理由。
5、观察玩具,小组交流。
(1)你能不能用刚才大家总结的方法来观察我们身边的物体?每个小组桌子中间都有一个玩具,请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然后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2)猜一猜,你对面的同学看到的玩具形状跟你一样吗?那你想不想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3)换位观察:请小朋友们沿顺时针方向移动自己的位置,然后继续观察桌面上的玩具,说说这回你又看到了什么?全班交流:现在看到的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如果继续移动,你看到的玩具形状和现在一样吗?
提问:为什么同样一个玩具,我们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
小结:当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就不一样了。
三、
书上21页练一练。每道题让学生先回答后再通过课件演示。
四、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活动(谈收获)
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看物体、看问题要想全面,得多角度去看。
板书设计
看一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