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案编写:张培云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旅游中的数学》一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能熟练准确地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乘法问题,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乘法计算,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
养成教育训练点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处处都用数学,养成留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情境导入。
“五一”要到了,智慧老人、笑笑、淘气和机灵狗要去旅游,让我们跟他们一同出发吧。(看示主题图)
2. 谈话。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就连我们休假去旅游时也含有许多的数学知识,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二、对话平台
1. 出发。
(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寻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2)学生小组合作,解决“怎样租车最省钱”这个问题,选择解决的策略。
(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群体互助功能,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互相启发、合作探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3) 全班交流。
各组选举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共同交流,得出最省钱的策略是“租2辆18座中巴,2辆12座中巴。‘
2.快餐店
(1)中午了大家一定都饿了,快到快餐店里看看有什么?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把你的设计方案填在表内,也可以多设计几种方案。
(2)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议。
(3)学生应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巡视辅导,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
3.设计旅游计划。
课本第37页的实践活动:设计旅游计划。
1.认真审视课文要求。
2.讨论确定旅游景点。
3.学生设计旅游计划。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职。要留下充足的实践让学生去完成,不要急于进行全班性的评价,对课内还不能完成的可以延缓评价,鼓励他们课后去社会调查,(查资料、找书籍、上网等),获取一手资料,然后设计出最佳方案。老师安排机会进行“旅游计划”展示、比赛。
三、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孩子们都爱旅游,因此我用学生们喜欢的旅游引入,全程围绕旅游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习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让学生感受不到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而是为了自己,为了班级这个集体的实际问题在想办法。让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我围绕租车、买门票、就餐几大环节展开,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在就餐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很注重营养的搭配,但没有考虑到节俭,我没有马上否定学生的意见,打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而是因势利导教育学生父母挣钱很辛苦要懂得节俭,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